学会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工作 > 学会动态 > 学会要闻 > 正文

院士谈职教丨突破高技能人才瓶颈,职教值得期待 高技能人才关乎国家未来

作者:刘增辉   来源:在线学习   发布日期:2021-04-30


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科技领域专家的支持。在中国职教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潘建伟、王恩哥、汤涛、赵宇亮、黄维、薛其坤、王焰新、陈杰、王复明等院士,积极为职业教育出谋划策,并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产业变革瓶颈

作为有创造性成就的专家,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院士们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由此引发的行业产业变革,他们希望,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尽快跟上产业创新的步伐。

“纳米科技是推动学科交叉、支撑重大应用的底层技术。” 中科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介绍,现在的制造技术、智能技术、新材料超材料技术包括生物安全技术中都大量使用纳米技术,如这次新冠肺炎抗体检测用的胶体金技术就是由纳米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纳米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最大的短板在于,产业承接能力低,创新产业转化少。主要原因是产学研结合率低,中国科技创新链4—6级缺失,不能及时把基础研究发现的原理方法技术做成工艺、样品、样机。“纳米科技是职业教育的新机遇,职业教育应该在推动纳米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赵宇亮说。

中科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黄维表达了同样的愿望。他说,颠覆性技术将带来科技、经济、社会的整体突破,是我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柔性电子为例,这是智能时代关键的核心科技,我国在一些关键方向上已取得创新突破。不过,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就需要大量具有复合型知识和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让他感到痛心的是,颠覆性创新成果往往是设计得出来,却制造不出来;制造工艺核心技术不过关,导致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他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智能化产品的高技能人才奇缺,而且年龄结构老龄化,已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为了国家的未来,这种状态必须改变。”

“量子计算为后摩尔时代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量子信息科技已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包括量子信息科技在内的先进技术领域,亟需各种各样的优秀工程师,把各种各样的元器件做得更好。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的整体工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化解难题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在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中,高水平大学应当发挥引领作用,这是高水平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建议:高水平大学可以发挥自身在工程人才培养、产学研政、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支撑职业教育多元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应共建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高水平大学应该发挥自身的科研和多学科的汇聚优势,学习国际经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学科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支撑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变革,服务职业教育办学实践。

“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应该协同合作。”黄维呼吁,应以产业为导向,双方建立颠覆性技术产业联盟,高校培养技术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样优势互补,就可尽快形成颠覆性技术产品研发人才和生产人才的闭环。

不过,高校定位轻视“应用型”已成当前的普遍现象。“重点大学都定位为‘研究型’,理工科大学很少再提‘培养工程师的摇篮’,数量众多的地方大学也向‘综合型’‘学术型’大学发展,这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王复明表达了他的担忧。

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增强适应性呢?赵宇亮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将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他举例,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射频前端滤波器芯片生产需要150名操作员工,于是与广东省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让学校按要求帮助培养培训需要的操作员工。“我们派技术人员、工程师去给职业教育的学生培训,指定专门课程,指导做好技术储备。芯片生产线建成以后,这些员工直接进入车间,从事射频前端滤波器芯片的生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仍客观存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是当前推进高素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技术工艺的革新和引领。王焰新就此指出,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标找差距,深度参与找动力,既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要独立自主,集中力量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上谋求创新。

“职业教育还需要在职继联合中提高适应性。” 王焰新认为,在努力发展全民终身教育、推进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教育等普通教育已为职业教育搭建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所以,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去构建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培养方案要适应产业需求和行业标准,积极引入实践课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和实践应用能力。”

他相信职业教育在“十四五”期间会大有作为:“要以高质量的教育应变局、破困局、开新局,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回应发展需要、人民需要、竞争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适应产业、服务行业、引领业态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能够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