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中国职教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形式隆重举行。
下午,主题论坛之二“人工智能:新格局 新职业”开幕,中国职教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纪委书记冯伟,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执行院长李世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大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敏,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卢小平,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敏等领导专家出席。
论坛二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1500余人线下线上参加。会议由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晓隆主持。
中国职教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致辞中解读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任务,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新职业人才。当前,新职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实用技能岗位供求极不平衡,急需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鲁昕认为,新职业的新技术岗位内涵、数字化工作场景,要求人才具备数字化职业能力,需要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鲁昕对2020年教育部启动的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工作的特点进行总结,凝练出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专业对接新职业岗位、专业对接新业态岗位、专业对接市场结构性需求等十大特点。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在致辞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引领技术创新,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战略谋划,完善顶层设计;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他表示,以扩大应用促进行业发展,以应用需求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性共性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以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打破创新链、应用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壁垒,以发挥平台力量,强化协同能力,实现共赢。他还表示,中国电子学会将与中国职教学会协同联动,共同为人工智能生态链打造桥梁纽带,共同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打造交流平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涛在致辞中表示,科大讯飞结合自身的人工智能产业实践,逐渐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的破题之路,即注重AI素养+创新力培养的双轮驱动。通过“AI+”、“项目+”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扎实掌握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同时着重培养以团队模式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能力,使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新一代大国工匠。对于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产业升级,陈涛提出,一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精准对接人才市场需求;二是要坚持以终为始的教学设定,依据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对应企业任职资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要深化产教科融合,将企业领先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作题为《工业软件人才之忧》的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工业软件发展的背景,工业软件在后工业化时代所处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当前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要破解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对于工业软件人才培养问题,他提出,一是要改革高校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IT和OT跨学科培养。二是由央企牵头深化产教融合,多方合力培养工业软件人才,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打造工业产业研发标杆。三是高等院校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培养一批一线岗位紧缺人才。面对海量工业软件蓝领人才的缺口,需要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协同培养和培训的机制,引入支撑原点创新的工业人员,不断丰富与完善工业产业应用与操作岗位的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体系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纪委书记冯伟作《践行国立科研机构社会责任 服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撑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他介绍了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发展情况及前沿领域的创新实践经验,并表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将始终践行科研机构服务社会的使命,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合作,推动新格局下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执行院长李世鹏作题为《智联万物》的主旨报告,从各种“网络”看连接的本质,如互联网、社交网、移动网、物联网、5G网、量子纠缠等。这些“网络”在人工智能(打破数据处理瓶颈,连接人类智能到机器智能)发展大背景下,将机器(物理空间)与人(情境,时间,空间,关系)连接起来,展示人机(机器人)镜(情境)合作。他提出,以物联网(IOT)到智能物联网(AIOT)为基础,展望未来智联网(IOIT)前景,未来将是一个人机共处的社会:以新的通信方式及计算方式联接更多的数据、设备、人群、智力;物理和数字世界的界限逐渐消失;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人机协作人类获得能力越来越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互联网大数据与安全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大军作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融媒体中的探索实践》的主题报告,从人工智能当前的技术发展、教育融媒体总体思路、教育融媒体技术体系、所体现的特色等维度,分享了与高校合作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论述。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敏从三个部分阐述了《高职人工智能类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一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精准培养和批量培养;二是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打造智能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三是对高职的人工智能专业进行未来展望。在校企合作方面,田敏表示,后续将加强与科大讯飞全面深入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开展全国人工智能技能大赛的联合申报,应用科研项目申报,选派学校教师到科大讯飞开展工程训练等多点合作。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卢小平作了《从认知人工智能到理解专业目录》的主题报告,一方面,对人工智能专业认知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述了AI对应的多个产业,并提出专业大类对应的产业链和对应的关键技术领域产业。另一方面,从专业分类的逻辑、专业内涵的定位、专业命名的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理解专业目录。
南宁学院副院长陈雄章作题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服务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主旨报告,介绍了南宁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发展历程,南宁学院与科大讯飞在产教融合深入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积极服务广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陈雄章表示,广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同时也迎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和广西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期。对此,他提出以产业导向取代学术导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调整办学定位,打造教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敏在《探索产教科融合,提高教育适配力》的报告中,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情况及取得的系列成果,并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六大关键举措:以“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原则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中心,能力为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培养全程;引入应用型师资队伍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企业文化环境氛围等。并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来本科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
论坛二的演讲嘉宾基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思考,从各自学术研究领域和专业实践导向出发,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国际大环境下人工智能中西方差异与优势,认知人工智能的研发空间及瓶颈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融媒体等更多行业的深度应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字产业化构想与发展路径,做出深刻洞察、剖析与论证,探索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