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智能”长三角离我们还远吗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9-10-25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与南京、苏州两场大会都聚焦同一个关键词——“智能”

长三角发展“智能”已具备一定基础,三省一市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的24%

昨日,随着“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结束和“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闭馆,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闭幕。就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几天,江苏两场大会相继举行:17日,以“智能+引领社会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在苏州开幕;18日,以“智能新视界 工业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细心人不难发现,三场大会虽然层级、规模等有所差别,但都有一个关键词——“智能”。在“5G元年”,大会的背后蕴藏着的是,各地正用各具特色的方式,对“智能”进行各有侧重的探索。

长三角发展“智能”已具备一定基础。比如,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与北京、广东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占据了综合排名前五位。另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呈现“四大区域”集聚发展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智能制造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三省一市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的24%。

“智能”长三角,离我们有多远?

“智”促“制”

19日,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抵达乌镇,“工业互联网”成为他的关注点。他表示,近年来业内的关注点从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互联网,期待大会中的讨论对实体经济发展有所帮助。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分论坛上,他表示,中国形成了三张“网”:消费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而工业互联网正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他举例在浙江的一家全国首屈一指的拉链企业,原来是人工比对检测,现在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AI比对,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认为,互联网和数字化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利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浙江正抢抓工业互联网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五年倍增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的转型之路。

在制造业大省江苏,一些龙头企业正谋求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介绍,公司已建立智能工厂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工厂联网关键设备2100余台,接入数据点近8万个,如今徐工机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而运营成本、一次交验不合格率等指标则大幅下降。

对于为何将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放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表示,正是因为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化布局与中国计算机大会“智能+”的主题不谋而合。

长三角制造业“智能化”正当时。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首任轮值主席徐洪海说:“长三角三省一市智能制造发展领先全国、基础相近、需求一致、资源互补,具有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会”出新

本届互联网大会上,乌镇还有新看点。“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的新展馆不仅运用智能算法进行机器建造,还运用了数字化管控,采用人脸识别等多种智能技术,实现高度智能化。

在新展馆内,作为一家智能风控和分析决策服务企业,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目光。这家公司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做得风生水起,通过政府牵头、企业搭建的方式,接入企业水电煤、税务等数据,实现银行与企业对接。前段时间,就有一家余杭公司在短短7天内,在同盾科技的帮助下获得银行800万元的贷款。同盾科技创始人、CEO蒋韬还提及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展位引才”的趣事。去年在展位上展示的人工智能新应用,就为他们从海外吸引来了所需专业人才,有的已出任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嘉兴留下的还不止这些。10月19日,长三角(嘉兴)数字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乌镇举行。现场共36个项目签约,合计总投资250亿元。嘉兴目前累计集聚8300多家外资企业,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了94个产业项目。

“会”出新自然也不止嘉兴。在南京,今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闭幕式上,48个智能制造重大项目进行现场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869.05亿元,其中,26个项目落户南京,总投资474.7亿元。

本届中国计算机大会举办地苏州,也有好消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超算中心下月将启用。据了解,苏州超算中心预计投资2.1亿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脑”和“心脏”,其现有算力可满足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社区的需求,未来算力将随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而升级。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