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最具活力也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加快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将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健全培养机制: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高校要紧跟未来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性变化,不断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一是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四新”建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战略急需和未来新兴产业领域布局相关专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二是加强教学核心要素建设。塑造人才培养新范式,建设以数智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革新课程体系、抓好教材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全面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三是加大专业动态调整力度。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省级整体统筹和高校自主创新相结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创新专业目录管理模式,定期更新发布专业目录,及时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定期发布引导性专业指南。
完善引进机制:建设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聚引人才、储备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一是做好顶层战略谋划。立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做好引进人才规划,开拓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多方协同构建人才引进联合体。二是拓宽引才思路举措。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敞开胸怀、敞开大门,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对于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殊政策;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任职、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对于外国人才来华签证、居留,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落实相关待遇。三是搭建一流发展平台。全方位搭建一流引才平台,促进人才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多举措搭建一流科研平台,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创新使用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一方面,在改革中优化用人策略。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采取“揭榜挂帅”等有效举措,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基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人尽其才。把为人才减轻不合理负担的要求落到实处,破除束缚人才手脚的繁文缛节;善于把握人才使用时机,在产业发展前沿识才用才,在项目攻关一线辨才用才,让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在激励中端正用人导向。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破除“以‘帽’取人”之风,做到“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科技任务的人才激励力度,重视以知识价值、能力和创造力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弹性工资和绩效工资等薪酬激励方式。
优化流动机制: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新方向,也是实现人才流动“增量效应”与“存量潜能”的新赛道。一方面,畅通人才流动管理渠道。把发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空间壁垒,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从而以人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解决好人力资本市场“高薪挖人”“变相包围”“恶意截留”等问题,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失信惩戒办法,加强对人才流动的约束和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人才流动服务质量。集聚新型生产要素,加速形成紧缺型、复合型、交叉融合型科技“人才环流”“智慧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确保人才流出与流入过程中的服务高水平、可持续,实现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打破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制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先落户;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李芳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剑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