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超前布局 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作者:李鹏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4-05-09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衰弱。从我国目前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状态看,传统产业已经开始衰退,新兴产业虽然在快速成长,但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比较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比较小;由于在国家产业体系中,我国总体处于中低端,供给体系的中高端技术和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不多,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也被限制在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卡脖子”问题突出。克服这些挑战的关键出路,在于抓住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机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技术路径来看,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是动态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变的,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原始驱动力就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共同推进的结果,基础学科为应用学科提供坚实的基础,一定意义上,基础学科发展到哪里,社会文明才能进步到哪里。无论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序言”,而不是新质生产力本身,但没有科学的进步就难以实现技术的突破。因此,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发现作用,应用科学的实践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科技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后发赶超效应已经处于后期,应用研究和产业升级换代开始进入自立自强发展阶段,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迈入更多“无人区”,可供借鉴的经验骤然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探索新经验,在突出科技创新原创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具有原创性、技术具有颠覆性,具有10~15年的培育周期,呈现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征,既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行前瞻谋划和超前部署,更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高验证效率,降低试错成本。

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从源头增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第一,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改革,破除唯论文论和数量论。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学术表达而已,不能把发表论文作为目的,要侧重于考核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科研成果后评价机制,从“管过程”转变为“管结果”“管成果”和“管效果”,在科研评价体制上要更加注重结果和效果导向,以成果的创新水平和实际绩效作为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评价准则。第二,着力培养基础研究的中高端人才。基础研究不仅是研究的基础,更是科技强国的基础。要减轻基础科研人员的非科研负担,注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激励和调动基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长周期的基础研究,不能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报销项目经费上,而是要让他们专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第三,构建国家、区域、企业和高校等实验室体系。科技进步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同于传统农耕时代和工业化时代,一流的科研成果有赖于一流的实验室。要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区域战略需求、教学和科技需求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实验室,打破实验室的垄断和独占,打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有形和无形壁垒,着力于把各级各类实验室打造成为公共产品,不仅对国内研究人员开放,也要建立科研的国际合作机制,相互取长补短。第四,打破企业和高校在研究领域的过多界限。除部分领域外,可以把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与企业功能合二为一,通过公开招标解决方案,让科研院所围绕企业和社会需求转,企业的创新难题直接成为科研院所的课题。在经费支持上,基础研究以国家和公共机构支持为主,应用研究领域的经费要依托企业或社会筹资,减少政府的短平快项目。

要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科研成果不代表现实生产力,还需要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最终成为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我国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概念和之前“政产学研”的创新体系相比,更强调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共生耦合和竞争合作关系,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第一,大力发展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多数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线上和线下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由市场来评判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值得转化以及价值几何,形成问题公开发布机制,破解问题的公开评选机制,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第二,鼓励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企业家。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体系,已经与传统产业体系的要素保障机制不同了,它不是更多依靠廉价生产要素的供应,也不只是依靠部分新型生产要素的获取,而是取决于能否把各类生产要素创新型使用、创造性配置。实际上,支持创新的生产要素本身并不等于创新,必须有生产要素的创新型配置,才能把创新要素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因此,创新能否形成,关键在于创新型企业家这个主体能配置科技创新的技术和产业应用,组织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可以说,企业家已经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指挥官”和“司令员”。因此,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对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

(作者:李鹏,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