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技术技能服务的重要载体。针对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不积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等问题,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重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建成全国首个“华为ICT实训基地”,创新提出“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重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六个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联合开发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有效提升实训基地数字化管理水平和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推动ICT人才生态链建设。
关键词:产教融合共同体;“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六个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一、实施背景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产教融合战略任务。
重电自2012年起与华为合作,2013年,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立“华为认证培训中心”和全球首个“华为实训基地”;2015年,学校、华为及其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成立1+1+N的“华为ICT产业链校企联盟”;2016年,联合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2018年,率先在国内成立混合所有制特征的“重电-华为ICT学院”,形成并全面践行“三共三享”校企协同育人理念。逐步发展成拥有70家单位包括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行业企业组成的校企产教融合共同体。
图 1 产教融合合作历程
随着ICT行业快速迭代更新,亟需大量复合型ICT人才,对支撑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校企合作共需共赢点不精准、企业学校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不积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等问题,重电联合华为及其产业链企业、重庆大学等大专院校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等70家单位科研院所成立高水平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
图 2 产教融合共同体组成
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导华为及ICT产业链企业深度参与,与生产实际完全接轨,共同开展ICT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两个高地建设的同时,促进行业企业员工岗位素质和企业研发能力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产教融合共同体运作思路
“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紧跟行业发展,校企共同投入设备、场地、项目,共建覆盖ICT领域云管端全场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31个及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采用校企“1+1”人员配置,形成二级学院与企业管理层、教学系部与企业部门、专业模块与技术团队之间高层密切交流、中层相互融合、底层直接互用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管理运行架构。
“互享资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开放共享双方优势资源,促进产教融合要素聚集;实施双千双师、产业导师、顶岗实践等举措,促进教师和企业员工双向流动,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连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000个,被华为推广应用于全国22个省市。
图 3 共同体运作思路
(二)校企双元共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引导华为及其产业链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和ICT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全过程,制定配套基地管理、效益转化等系列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校企共同投入6000余万元,其中企业以捐赠、设备投入、场地投入、授权使用等多种方式投入2000万元,建成覆盖5G基站运维、网络优化、数据通信、云计算、数据存储等19个技术方向32个实训室的校内实训基地和30个校外实训基地,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图 4 重庆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重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培育ICT复合型人才
按照“岗-证-课”一体化设计思路,组织企业工程师和校内专家调研、分析、归纳岗位能力需求,分解成通用基础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 设置公共基础平台+专业群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公共拓展模块,构建“2平台+3模块”ICT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技术发展动态调整,在专业群内通开通选,实现群内课程底层共享、中层融通、上层互选,打破传统IP、IT、CT专业壁垒,结合华为认证体系,培养行业所需的ICT复合型人才。
图 5 基于“岗-证-课”一体化设计的“2平台+3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四)实施“六个结合”实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以“真实设备+虚拟仿真”,让高危险、难进入、难再现的流程和场景可见、可重复、易操作;以“线下实操+线上实训”,设备上云,增加实训频次、扩展实训范围,打破基地时空局限;以“技术分类+能力分级”,实现从“基础→专业→综合→创新”的四级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体系;以“企业导师+专任教师”,开展双师同课、双师同堂、双师在线,引真实场景、真实任务、真实流程入课堂;以“企业评价+学校考核”,实施校企双导师评价,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职业生涯前置;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共建联合校企党建实践基地,开展课程思政,传承“使命、担当、奉献”精神。
图 6 “六个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五)搭建“三类平台”,增强校企合作服务能力
搭建“技能培训、职业认证、技术创新”三类平台,联合开发产教 融合实训云平台,校企互享基地的实训设备、仪器仪表、仿真软件、工 程案例、技术资料、人才,加强双方资源要素聚集,拓展与头部企业联 合开展科研创新以及服务中小企业功能,建成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基地、VUE认证考试中心、5G+行业应用基地、创新工坊和重电海智工作站等, 有效链接教育链、产业链和技术链、创新链,提升基地技术服务创新能力。
图 7 “三类平台”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三、特色与创新
(一)“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创新
创新提出“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互享资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的“三共三享”产教融合理念,突破职业教育办学以学校为主或以企业为主的单极思维,通过寻找双方的供需共赢点,平衡校企利益,实现优势互补,探索形成校企相互服务、彼此依存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紧密联系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充分调动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地、技术创新服务高地建设的积极性;相关理论文章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刊物发表,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二)“六个结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从实训环境、实训手段、实训内容、实训师资、实训考核等六个环节系统设计,强调采用真实现网设备、真实企业项目、实际工程案例、优秀企业导师,和重庆鸿捷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华为产业链企业开展订单班,按照企业标准来培养、训练和考核技术技能人才,保持实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实现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技能培养。“六个结合”模式按照技术方向分类,构建了“基础→专业→综合→创新” 四级实训体系,既适合在校生的渐进式培养,也适合不同级别、不同领域工程师“点菜式”培训,还支持创新实践。
(三)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的技术手段创新
联合开发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并向行业和院校推广。一是通过真实设备上云,结合教学资源,形成线上实训空间,支持远程操作、远程开发与共享、动态资源调度等,实现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促进基地校内共享、校际共享、校企共享, 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累计10万人日,技术共享课题22个。二是动态采集产业链2000余家企业岗位需求, 生成企业岗位能力画像;实时采集和分析学习者相关数据,绘制学生能力画像;通过画像比对,给出职业规划和学习建议,帮助学生自我诊断调整,引导其职业能力纵深发展,实现精准、高质量就业。
图 8 产教融合实训云平台
四、实施效果和推广价值
(一)应用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卓著
共育ICT人才11266名,考取华为HCIE认证84人次、HCIP/HCIA认证3238人次。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99.95%,占重庆地区ICT从业人数的15.2%。学生技能比赛获国际级8项、国家级54项、省部级238项,含华为ICT大赛全球特等奖2项、全球一等奖4项。
2.服务产业成效凸显
建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开展技术服务项目77项,金额3199万元,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开展行业企业技术培训10万人日,包含巴基斯坦、英国等海外技术人员技能培训3650人日。
3.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组建含校内95人、行业工程师152人的混编双师队伍,其中HCIE12人。建成国家级团队2个,国家级“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党建样板支部各1个,成员获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称号3人、省部级称号16人次。
4.教培资源多元丰富
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资源8200余条、企业培训资源5300余条,建成国家级课程11门、省部级课程12门;教材23部,含国规教材10部;制定国家专业标准5个、海外职业等级标准2个和1+X标准6个。
5.专业建设已成品牌
建成国家级专业4个,3个专业入选国家“双高”专业群;4个专业“金平果”排行全国前5%,其中1个专业近3年蝉联全国第一。
(二)推广价值
1.行业企业认可
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依托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的重电ICT实训基地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庆市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等称号,受到行业企业高度认可。
●2016-2022连续七年“优秀华为ICT学院”;
●2021年“卓越华为ICT学院”;
●2019年“华为产教融合示范校”,全国唯一;
●2019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优秀案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2022年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同行及媒体推广
●219所职业院校参观学习经验;
●受邀在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等主题演讲分享21次;
●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高职高专网等报道转载317次;
●作为提质培优计划优秀案例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到校调研,建议全国推广学生能力画像,促进精准就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到校调研,高度认同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效。
图 9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