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这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定向领航、把脉开方,极具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坚实步伐。近年来,我国工业规模稳步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推进,为中国经济强筋壮骨,不断培育新的竞争力。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当前是我国进入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新型工业化在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新内涵新特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宗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涵;自主创新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绿色低碳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数实融合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技术特征;开放循环是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空间形态。总而言之,新型工业化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是依靠自主创新驱动的工业化,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业化;是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工业化,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
2012年至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3.5万亿元,重大工业成果竞相迸发,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力、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深度推进的提质升级期,开启了工业现代化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聚焦新的生产技术,紧跟新技术新发展趋势,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就是要紧盯发展目标,着力提升产业安全自主可控能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就是要运用新发展模式,推动发展动力创新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就是要实现新的发展成效,推动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就是要融入新的全球格局,进一步提升开放力度,增强工业发展的国内外共享,充分融入和引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有效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韧性;要不断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活力。
对于西北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是要立足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加快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
聚焦产业安全,形成新优势。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强化“链长+链主”机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最大程度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支撑性、安全性。
聚焦先进技术,发展新科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坚持“强科技”嵌入“强工业”,统筹“资源、平台、转化”的核心作用。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常态化合作,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聚焦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在石油化工装备、新能源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瞄准新产业新赛道,加大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研究布局未来产业,在特种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方面实现突破。
聚焦数实融合,建设新基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和双向赋能。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支撑能力,推进5G网络由广覆盖向深覆盖延伸,加快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东数西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拓展5G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领域工业生产核心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绿色发展,构建新支撑。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系统推进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方向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