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再次来到北京大学,出席第十一届中国一东盟青年营暨第四届中国一东盟青年峰会。首先感谢主办方为此次会议所作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东盟青年朋友来到北京参会。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中国一东盟青年峰会。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翟昆教授的杰出贡献,如果没有他的坚强毅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峰会。自2012年以来,我先后担任了中国首任常驻东盟大使和中国一东盟秘书长,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一东盟的发展历程,并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青年峰会,也就是我在中国东盟中心任秘书长期间,与翟昆教授一起启动的。今天,我有幸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新老朋友,感到格外高兴。我也要借此机会再次感谢翟昆教授。
各位朋友,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事业,重视青年人的培养,重视老师们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奠基人毛泽东主席曾经勉励我们青年人,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的讲话,尽管是对中国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期望,同样也适用于我们东盟青年朋友们。
在今年第三十五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和李克强总理等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里走到代表们中间,同大家热情握手,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各位朋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年又一年,无数优秀的教育人在祖国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怀揣敬业之志,坚守三尺讲台,大兴笃学之风、涵养为师之德,书写着国家教育的恢弘篇章。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校是培养祖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的奠堂,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家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大学成立120多年来,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东盟国家也有许多举世盛名的知名大学,它们同样为东盟各国以及东盟与世界的联系及沟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在此,我衷心的祝福北大,祝福东盟,祝福中国一东盟关系的明天更加美好。
各位朋友,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秩序,成为突出的威胁。在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中国从未缺席。中国将与各国一道,携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将坚定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地区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将一如既往在合作中秉持开放和建设性态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朋友,中国和东盟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方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当前,中国一东盟关系已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双方将以《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指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以今年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为契机,深化人文交流。
中国高度重视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8年、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6年来,始终与时俱进, 携手前行,中国一东盟关系已经成为引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国同东盟国家注重战略沟通,致力于夯实政治互信,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断丰富战略合作的内涵。注重务实合作,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不断迈向新高。注重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地区全面联通,打造新时代中国一东盟合作主旋律。注重人文交流,致力于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众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人民相知相近相亲。注重倡导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注重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提前完成“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轮审读,展现地区国家齐心构筑地区规则、合理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中国一东盟合作前景旷阔,潜力巨大。我们要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指引,扩大共识,深化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一是要把握对接发展规划的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二要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助力东盟一体化建设。三要把握创新合作的机遇,将创新合作作为中国一东盟关系新的增长点。四要把握深化安全合作的机遇,加强防务部门沟通和交流。五要把握深化人文交流的机遇,增强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各位朋友,今年7月31号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中国一东盟外长会,会议开的非常成功。双方达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共识:
一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将启动并尽快完成磋商,提交今年11月领导人会议发表。这是继东盟10国分别与中国签署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后,中国和东盟整体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将为本地区实现全面互联互通增添新动力。
二是共同打造合作新亮点。双方同意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一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拓展在电子商务、科技创新、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双方还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菁英奖学金,将把它打造成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的旗舰项目。双方同意携手推进中国一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在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拓展新的合作,为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增添新的内涵。
三是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双方一致认为,坚持多边主义符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利益。双方将继续在地区合作中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共同反对各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双方将全面实施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并携手推动年内结束RCEP谈判,加快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
四是共同构建地区规则。中国一东盟国家外长共同宣布提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读,这是“准 则”磋商取得的又一重要进程,标志着“准则”的框架已经成型。这也充分说明,只要中国一东盟双方展现诚意,相向 而行,就一定能够最终达成一份符合国际法、符合地区实际需要、具有实质内涵和效力的高质量“准则”。
五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保持本地区和平稳定是包括中国与东盟在内的地区各国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与东盟应承担的共同责任。中国与东盟已成功举行两次海上联演,正积极探讨海上联演和防长会晤机制化。双方还同意进一步拓展军事安全和执法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本地区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
各位朋友,中国一东盟关系已经成为引领东亚区域的一面旗帜,双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硕果累累。6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先行先试,初步形成战略对接,引领互联互通驱动产能合作支撑的基本布局。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前景可期,中泰、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建设、皎漂港项目等进展稳步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开通运营,中新等第三方市场合作新平台成效初显。
在贸易领域。2018年,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额近59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增长14.2% 自东盟进口增长13%。中国连续十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连续八年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一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已于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迎来“临门一脚”,可望成为中国一东盟经贸关系发展新的助推器。
在投资领域。2018年全年,中国向东盟新增投资99.5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东盟向中国新增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18年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近22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设立了27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超过600家,引进投资130多亿美元。
在教育领域。双方建立了“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目前,中国在境外办学经教育部审批的4个机构中,有3个机构在东盟国家。2017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超过22万人。中国成立了30个中国一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涵盖商务会展、文化艺术、对外汉语、金融财税、传统医药、新能源、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中国高校已开齐所有东盟国家语种。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签署了互认学历学位协议。迄今为止,中国在东盟国家共开设了33所孔子学院和35个孔子课堂。
在2016年第19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打造“中国一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升级版”,实现双方学生流动总规模到2025年达到30万人次的目标。中方将设立“中国一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2017年面向东盟十国提供1000个奖学金名额。
在2017年第10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双方通过了《中国一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为下阶段双方教育合作规划了路径。未来3年中国将向东盟十国提供不少于200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在2017年,第20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倡议实施“中国一东盟人才发展计划”,表示中方将在2018年为东盟提供3000个研修名额,加强双方在经贸、农业、科教文卫、公共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能力建设合作。未来5年内,中方将安排500人次东盟青年科学家赴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1200人次东盟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10家联合实验室。
在文化领域。2014年,双方举办了首个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展了10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在泰国、老挝、新加坡、柬埔寨、缅甸、越南等6个东盟国家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
在旅游领域,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客源输出地与旅游目的地。2017年双方游客互访超过5000万人次。其中,中国公民赴东盟国家近2800万人次,东盟国家赴华2000多万人次。目前,每周飞往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航班有4000余架次。2017年是双方共同确定的“中国一东盟旅游合作年”。在第20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发表了《中国一东盟旅游合作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加大旅游领域的合作,促进双向游客访问数量迈上更高台阶。
在新闻媒体领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新闻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落实中国一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把媒体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双方通过中国一东盟、东盟与中日韩新闻部长会议等渠道,加强政治沟通,制定合作规划。双方新闻机构还组织联合采访、交流培训、媒体研讨等活动。中国 多家广播电台在东盟国家落地,一些媒体还建立了相互供稿、节目交换、人员互访等合作机制。
今年是中国一东盟媒体合作年,明年是经济合作年。今年5月14日,中国一东盟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在华期间,东盟主流媒体代表团一行还参加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赴宁夏、四川等地交流采访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省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向各自国家的人民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各位朋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新中国七十年来,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作出贡献的七十年。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展成绩斐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这一代人,可称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作为外交官,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也亲眼见证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为世界和平稳定、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应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而继续努力。
各位朋友,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任。青年最具活力和创造精神,应胸怀天下,为促进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参与本次活动的中国和东盟的青年学生代表积极围绕峰会主题,交流看法,互学互鉴,分享经验,就如何提升中国一东盟青年的创新意识,如何在促进中国一东盟交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建言献策,就共同话题交流思想,增强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国一东盟友好关系更上一层楼。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