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驾驶员景伟的一天,是从走向位于地下纵深距离50多米的操作室开始的。
每天7时前,他就坐在不足3平米的操作室,开始12小时的工作。
日前,记者来到中铁四局四公司盾构分公司合肥地铁5号线盾构工区,沿着临时搭建的走道板穿越隧道,见到正在驾驶盾构机的景伟。
“检查完毕,坐标已经输入,周围安全,可以推进了!”驾驶室里,景伟依次按下桌上的绿色按钮,调整刀盘转速、正反转角度和扭矩。
离地面垂直距离20米的幽深隧道内,他驾驶的“黄山八号”盾构机轰鸣着,以50毫米每分钟的速度向前推进。
盾构机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机械系统,包含刀盘、拼装机、输送机等子系统和零部件,可实现开挖切削土体、输送渣土、拼装隧道衬砌等功能,多应用于地铁、铁路建设项目。
盾构机在隧道里掘进,就像一只“钢铁蚯蚓”。其前方的刀盘不停转动,将挡在前方的泥土削落。刀盘上的喷口吐出土体改良剂,将硬土壤“软化”,方便切割。
景伟眼前的操作台上,是密密麻麻的红色、绿色按钮和旋钮,在上方的4块大屏幕上,各种数值、坐标、曲线、图形清晰呈现。根据隧道设计轴线,景伟要随时调整盾构机前进的姿态。
“姿态就相当于盾构机的眼睛,是很关键的数据。姿态数值有偏差,盾构机方向就会跑偏。”只见景伟扭转操作台右侧的旋钮,分别控制盾构机四周16组油缸的压力。“给油如果不准,机头前行时会往一个方向偏移,必须要保持均衡、平稳。”
5月27日,景伟驾驶盾构机平稳穿过作业一级风险源——合肥金屯立交桥的地下位置。其主要难点在于,行进时不破坏地上8个桥桩的稳定性。
“我们紧紧盯着屏幕,几个同事一起作战,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景伟回忆,最让人紧张的莫过于从主桥P7桥墩右侧下方穿越,盾构机刀盘对土体的扰动,以及土压或高或低都会导致周围土体变形,造成安全隐患。
最终,景伟凭借扎实的技术,全程控制好土压和姿态,调整好刀盘的贯入度和扭矩,减小土体的浮动,保证盾体与桥桩之间的距离适中,将桥桩的沉降量控制在2毫米以内。“头顶上就是高楼大厦和立交桥,难度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其实,25岁的景伟已有7年“驾龄”。
2014年,他来到中铁四局实习,学习盾构机修理和驾驶。
2015年,他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正式开启职业生涯。
刚开始驾驶时,调整姿态是个大难题。下班以后,景伟总是不愿回去,留在操控室,看另一个班次的同事怎么操作,并查资料自学。
7年来,研究图纸、啃专业书、请教老师傅、两班倒成了景伟生活的常态,就连每次注入的土体改良剂的比例、剂量,他都会反复琢磨。
“这项工作的确熬人,夏天,操控室温度能达到40多摄氏度,靠着冰块降温。”景伟说,自己在下班间隙,才和远在山西的家人打一会视频电话,但从来不提工作的环境和内容。
“盾构机涉及机械、力学、电气、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盾构分公司技术负责人王仕成介绍,优秀的盾构机驾驶员往往具备综合技能,除了会开机器,还要懂渣土改良知识,把控扭矩、推力等参数,更要懂得施工队伍的管理。
“盾构机每前进一段距离,有工人在后面跟着注浆,还有人在一旁给隧道‘贴墙壁’。盾构机驾驶员还要检查施工工序,防止地表沉降。”王仕成说,有时遇到地下水层多、土压数值降得快等突发情况,驾驶员要迅速拿解决方案并指挥,扮演多工种协同作业时的“中枢大脑”角色。
目前,盾构分公司项目有8位盾构机驾驶员,都是90后。年纪最大的29岁,最小的22岁。
景伟说,每当下班以后,自己走上地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再回头看看幽深的隧道,总有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