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泉讲堂守根脉红色基因育新人

作者:龙芳 申浩 黄学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1-07-07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校60余年来,坚持“立足遵义,服务贵州,辐射全国,为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为服务大健康产业提供人力、智力支撑”的办学定位;形成了“红色基因传承、仁心仁术育人,中西医并重、医康养结合”的办学特色。学校传承在遵义壮烈牺牲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烈士的精神,创建“思泉讲习堂”,探索“三三四”育人模式,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突出“三个力”打造红色学堂

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力”。“思泉讲习堂”作为思政工作创新品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打造“铸红医魂,育医者心”的红医文化独特魅力,着力培养新时代红医新人。

紧抓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突出发展“驱动力”。一是将“思泉讲习堂”的开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时计入学分。二是以“红心·红智·红技”为培养目标,精心设置“理想信念、思想素质、专业技能”三大模块教学内容。三是开通“思泉讲习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紧抓队伍建设提质增效,突出核心“战斗力”。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支部书记、退伍老兵和校外行业专家等组成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重点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成绩拔尖、能力素养突出的骨干学员。

上好“三堂课”培育红色种子

坚定理想信念,上好“宣讲课”。学校着力在校内外传播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开展“进支部、进院系、进班级、进网络、去农村、去社区、去中小学”的“四进三去”活动。线下课堂邀请市领导、党校教授、纪念馆馆长等领导专家开讲100余场;线上平台发布理论文章、知识竞答、师生风采等内容,构成立体化理论课堂。

坚持培根铸魂,上好“理论课”。一是讲好《长征路上的遵义故事》,开设红城辉煌、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8个专题模块教学。二是讲好《红色卫生史》,以长征红色卫生历史为切入点,挖掘“红医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三是讲好《追寻红色足迹》,挖掘整理100名退伍老兵英雄事迹,编写红色校本教材。

牢记使命担当,上好“实践课”。学校成立“龙思泉志愿服务队”,发挥医学专业特长,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一是服务社区,赴学校周边社区调研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项目;二是服务退役军人,赴退役军人服务站、荣军疗养院开展感恩活动,为老兵做基础的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三是服务中小学,开展红色故事讲述、急救培训等文化共建活动。

聚焦“四个好”走出育人新路

建设一批红色好资源。《红色卫生史》入选国家级“双高”计划教学资源库;《追寻红色足迹》即将编制成校本教材。“思泉讲习堂”与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战地医院遗址等单位共建红色教育基地。

培育一批红心好教师。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学校教师在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1项,2人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主办的“名师讲党史”活动;获批贵州省思政教师“名师工作室”1个;荣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大医精诚”人文素养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此外,还多次荣获贵州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省级优秀辅导员奖项。

创作一批红色好作品。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创作多项红色作品,其中《新西望》《烈士与母亲的时空对话》分获2019年贵州省校园文化活动月一、二等奖。

培养一批红医好人才。近年来,学校涌现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杜富佳、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皮大强等学员代表。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高校大学生“请抬头——听我来讲思政课”风采展示大赛高职高专组第一名;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30余项。在学校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近1000名学员获得遵义市无偿献血公益奖学金,学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今后,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思泉讲习堂”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医药卫生人才。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