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双创”能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双创”能力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邓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1-05-27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我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物流行业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此,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及针对师生双方的考核机制的完善,并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力,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物流行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育的主导者,因此其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落实成效,尤其是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对教师在教学形式及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院从教师的能力培养入手,首先,积极推动内外并行的教师培训活动。一方面,学院内部定期举行“全校教职工培训大会”“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等活动,由院级领导带头,邀请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交流教学经验,比拼教学技能,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院还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组织新老教职员工参加“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高级创业指导师培训”及赴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新加坡等进行海外培训或参加各类进修和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鼓励教师下企业,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实训活动,深入学习和了解物流行业的管理与运作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再其次,学院依托自身职业教育的特色及丰富的资源积累,搭建校企沟通的桥梁。一方面,给教师在物流企业的学习和挂职等提供支持,以更好地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断深入掌握物流企业的日常管理、现场操作及设备运维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物流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等以外聘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为师生普及先进、实用的行业实践知识,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知,启发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理念、创新创业精神的领悟。此外,学院不断建设和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实训室、仿真软件、仓储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经营模拟系统等资源,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配合逐步完善的课程和实训安排、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及实训手册等相关制度,提高课堂知识讲授与课下实验实训的配合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落细。

加强考核机制完善

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优质师资资源的支撑,同时也需要科学的考核机制加以量化和监督,以准确地呈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真实成果,进而反向促进教学的优化,形成教评一体的良性循环。为此,学院以目标管理为基本原则,由物流管理专业一线教师和院级领导牵头,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领导,并邀请企业专家、行业学者共同参与,细化考核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等细节,再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规则上,构建从学院到实训室、从教师到学生、从实训平台到企业的多级联动评价机制,综合各方评价,对教师与晋升、学生与学分进行挂钩,形成对师生双方的双向考核,以有效的考核教学为成果,从而以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形式,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成效与创新创业能力成长的考核。此外,参与各类竞赛也可视为对师生教学成果的一次“大考”,因此,学院还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巴渝工匠杯高职智慧物流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及挑战杯等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在激烈的竞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对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学习和理解,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固有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专创融合”教育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但还缺少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及具体的实践方法,因此,学院不断加大“双创”教育的力度,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给学生普及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动性,结合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运用,完成“专创融合”教育的闭环。此外,依托学院的“临空梦飞翔·众创工场”创业孵化平台,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并大量组织创业讲座、路演等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并举的培养目标。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邓莉)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