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五步还是六步、七步教学法,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原理——就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程序是什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什么!”近年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开展“课堂革命”,学校现代汽车学院首创“我的课堂我改善”活动,引进企业精益生产的改善理念,把“课堂革命”的主导权交到了每位教师手中。老师们开始主动研究课堂,把有效教学作为自觉追求,而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将企业的改善理念引入课堂
启动“课堂革命”后,“改到痛处是教师”,如何吸引教师把精力聚焦到课堂上来?现代汽车学院院长牟盛勇一直在苦苦思索。一次偶然的机会,合作企业山东五征集团的“改善”理念触发了他,变“达标”为“改善”,化“被动”为“主动”,每个人有了改善的意识,好产品自然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我们也搞一个课堂改善活动!”——“我的课堂我改善”活动由此开启。
刘成好老师带来了第一期课堂教学改善案例分享:模拟实训,让理论知识动起来。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弱的问题,他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善策略—实施成效—反思”的思路,展示了自己通过课堂设定“做中学”的目标、引入模拟实训、开展第二课堂改善等措施,完成了学生“由看到干,由干到专,由专到精”的转变。有了好的开局,更多的老师开始行动起来,崔英玲老师分享了“前置学习,让课前预习真正发生”,孙丽君老师分享了“多元评价,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我的课堂我改善”逐步走向共识、走向常态、走向深入。
就是要把“井”打在课堂上
“课堂是我们的责任田,我们就是要把‘井’打在课堂上。只要坚持打,打到一定深度,就有奇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厉建刚在一次参加“我的课堂我改善”教研活动中,深有感触地说。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案例分享”“读书交流”“优课赏评”等板块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老师们不仅掌握了方法、拓展了思路,而且将持续改善的理念深深印入心灵。“为什么搞了那么多课改,到头来课堂变化不大?原因是以前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老师们大多是被动接受的,不是主动的、自发的。改善课堂,必须触动心灵。只有老师们想改、乐改,才改得动、改得成。”现代汽车学院院长牟盛勇说。
一切教改到课堂,“改善”的效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课堂上。在教学目标上,由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到现在开始有了思维训练和情感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来源于真实岗位任务的项目设计逐渐替代了原来的章节教学,新的产业技术内容引入到课堂。在教学组织上,几乎看不到老师像过去一样“满堂灌”,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围绕一个个任务,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不再让人昏昏欲睡了,每堂课都有任务,要想完成还是很紧张的,而且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挑战更有难度的创新设计项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学生李照东说,在之前举办的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五征杯”智能汽车设计大赛上,他凭借在第二课堂上设计的“电动汽车节能驱动系统”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改善即成长
教到深处是做人,改到深处是师心。随着活动的深入,老师们对“改善”有了新的认识,“我的课堂我改善”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课堂“我”必须改善,我的课堂必须“我”来改善,改善课堂就是改善“我”自己。改善即成长,课堂改善也刺激着教师们不断改善自己、成长自己。
随着活动的深入,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认识到,为了提升课堂,不能再把目光局限于课堂。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仅仅把课堂教学抓好只是做到了“有效率”。我们教的内容是否做到了“有效益”,让学生“学而有用”呢?我们的课程能不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另外,随着课堂形态的改变,“讲”的课堂成了“做”的课堂,传统教学变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实践技能、信息化应用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老师能不能“拿起书本能讲理论、挽起袖子能干活儿”?能不能应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挑战?这一切都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现代汽车学院在课程化设计上开展了教师集中技能练兵活动,练兵场地选在威亚发动机、派沃泰变速箱等企业的生产车间,企业师傅手把手地指导。通过校企岗位互通互聘,10名企业技术人员成为学校兼职教师、创业导师、产业教授,14名教师受聘为企业内训师、讲师、经理助理,实现教师员工双重身份。学院还开展了全员信息化教学过关活动,所有课程通过学校课程云平台上线。
“蚯蚓掘土无止境,掘到深时自有光。”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时期,课堂教学始终是质量提升的最终落脚点。“我的课堂我改善”活动,用“改善”理念,为我们掘出了一粒微光——教育大事,必作于细。
(作者系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汽车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