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作者:甘守武 张进春 陈志军   来源: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   发布日期:2020-11-30


摘要: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发展,每个环节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产业才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作为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院校,是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要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校企合作普遍存在“表层合作”“碎片合作”“局域合作”等低效循环现象,特别是教学中还存在三个“脱节”问题,即培养目标与产业链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岗位群需求脱节、学校教育与再提升需求脱节,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岗位适配性和生产创造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破解三个脱节的问题,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上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职教集团、课程体系、产教融合

1.案例介绍

2010年,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市教委、市经信委的领导支持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分别与长安汽车、华为通讯及其上下游企业,构建起“1+1+n”模式的“重电-长安校企联盟”和“重电-华为校企联盟(即重庆通信行业校企合作联盟)”。2011年,重庆市重大教改课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成功立项,重点研究后示范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1+1+n”校企联盟为基础,依托市级重大教改课题,引入经济学“全价值链”理论,学校于2013年8月探索形成了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图1)。鉴于汽车、通信行业共同的全价值链明显特征,该模式于2013年9月率先在汽车、通信类7个专业试点,取得了后示范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1: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全价值链是波特“价值链”理论的衍生,是指能够实现价值再造和价值转移的全部环节,作为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也是全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全价值链下“1+1+n”校企联盟的理论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刊载,并在《求是》等重要媒体网站转载。一个“1”指职业院校(院校联盟),一个“1”指龙头企业,“n”指上下游企业及其对应的相关专业。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学校与单个企业、非同一价值链企业的分散合作模式,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格式塔理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优势。

在该模式下建立的“重电-长安校企联盟”,学校与长安作为双主体联动长安汽研院、万友汽车等41家上下游企业,成立的“重庆通信行业校企合作联盟”,华为作为龙头企业联动环联科技、重庆通建等43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1+1+n”整体合力,每年提供近1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全程参与学校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每年组织产业链企业进校专场招聘,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大幅提升。

全价值链下的校企联盟,通过“三对接”“三课程”“三证书”,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形成“3•3•3”人才培养模式。“三对接”即目标对接、过程对接和文化对接,“三课程”即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个性课程,“三证书”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能级证书。我校探索形成的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3•3•3”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  

1)培养目标与产业链需求脱节,缺乏系统性

2)课程体系与岗位群需求脱节,缺乏针对性

3)学校教育与再提升需求脱节,缺乏持续性

2.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集团依托龙头企业联动其上下游企业,建立起全价值链“1+1+n”校企联盟,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国家职业教育“五对接”的深化与创新,“三对接”“三课程”“三证书”互融互通、环环相扣,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中三个“脱节”的问题。

2.1建立“三对接”培养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链需求脱节问题

“三对接”即目标对接、过程对接、文化对接。集团为长安、华为培养的人才,既侧重龙头企业的岗位需求又兼顾上下游企业的岗位群需求,实现集团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集团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人才培养过程要素与长安、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工作任务、岗位需求等5大工作过程要素对接,从而实现学生在同一价值链企业相关岗位零距离就业。集团在校企共建的汽车工程中心、华为通讯NC学院等实践教学场所宣传展示企业的文化元素,每年组织近10次不同规模的学生企业观摩和员工进课堂活动,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融合。以汽车类专业“三对接”人才培养机制为例,如图2所示:

2:汽车类专业“三对接”人才培养机制示意图

2.2 校企联盟共建“三课程”,解决课程体系与岗位群需求脱节问题

“三课程”即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个性课程。学校通用课程64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通用能力,其中包括依据国家规定开设的《高等数学》等通识课13门。长安、华为主导,校企共同开发了《汽车装配与调试》《数据网络组建与维护》等企业定制课程46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特定能力。青山工业、环联科技等长安、华为上下游企业,与学校根据典型岗位需求共同开发《长安商用车星级维修技师培训技能教程(三星)》《通信工程实施》等岗位个性课程20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三课程”互为基础和支撑,与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变化同步更新,按照“四横五纵”实施路径逐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术技能。如图3所示:

2.3 “三证”融通晋级机制,解决学校教育与再提升需求脱节问题

“三证”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和岗位能级证。学校探索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日常课程,以课程考试逐步替代证书考试,学生课程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和企业能级证,避免重复学习和考试,实现不同证书间的融通。96%的汽车、通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企业能级证。学校还与长安、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建立起学生发展的长效机制,企业要求毕业学生继续回校培训,考取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和企业能级证,以此获得更多的晋级、加薪机会。在“1+1+n”校企联盟模式下,“三证”融通晋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持续提升,从而将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效衔接。以近三年为例,汽车专业有128人回校参加技能培训,获得长安的四星、五星维修师证书,其中田钭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如图4所示:

4:全价值链下“三证”融通晋级机制示意图

3.创新点

集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终身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3.1全价值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创新

集团以全价值链“1+1+n”为模型,率先建立“重电-长安校企联盟”“重庆通信行业校企合作联盟”,而后推广建立“重电-华为ICT校企联盟”等6个其他校企联盟组织。在长达6年的实践探索中,课题组成员先后发表核心期刊理论文章多篇,特别是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理论文章《全价值链下的校企战略联盟》,系统总结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被求是、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媒体网站全文转载。

3.2校企联盟下“3•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基于全价值链理论,整合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资源,首创“3•3•3”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对接”解决培养目标与产业链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三课程”解决课程体系与岗位群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三证书”解决学校教育与再提升需求脱节的问题,从而形成同一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格局。

3.3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创新

“三证”融通晋级机制,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校期间,学校建立“证书融通”机制,让学生通过课程考试即可获得对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和企业能级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和考试。就业后,学校与企业建立“证书晋级”机制,让学生通过回炉培训考取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和企业能级证,帮助学生技术技能持续提升,把学生的培养和评价从学校教育拉长到终身教育。

4.推广应用效果

4.1成果应用

经过应用实践,我校汽车、通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效果。

1)学生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升

近三年,汽车、通信类专业累计培养复合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3151人。学生获32项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学生集中在长安、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就业,就业率97.33%,专业对口率82.50%,部分专业月起薪高出学校平均水平近800元。汽车专业学生进入长安及其上下游企业715人,企业认可度达95.30%;通信专业学生进入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835人,NC助理工程师证书通过率95%以上。

2)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长安汽车校企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通信技术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建成市级示范专业,立项市级专业能力提升项目2项、骨干专业建设项目3项、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校企共建国家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4门、市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5门,联盟合作开发出版教材16部,其中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麦可思报告显示,通信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学院,其中汽车学院师生交流程度为全校第一;通信学院教学满意度为94%,居全校第二。

3)团队成员教研科研能力整体提升

项目成员攻读博士学位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中国国家队教练称号1人,指导学生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获得银牌,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优秀教师1人,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2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市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12项,获得国家专利60项(发明专利12项)。

4)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长安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新员工培训4013人次,经销商新车型培训、星级技师培训5203人次,其中缅甸、埃及等海外员工12人次,为西南交通大学等本科学生进行技能培训660人次;为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技能培训2083人次,其中苏丹、马里等国际学生8人次,开展职教师资培训12期398人次,累计创造社会服务价值2000余万元。

4.2成果推广

一是校内推广。在学校18个专业推广,同时推广建立“重电-华为ICT校企合作联盟”等6个校企联盟组织,2013-2018年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22585人次,技术服务创收共计10262万元。二是校外推广。在重要学术会议发言42次,赴高职院校、企业峰会等做经验分享80余场次,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102所高校借鉴交流经验。

4.3社会影响

重电-长安校企合作成果登录央视《新闻联播》,理论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网、凤凰资讯等重要媒体网站,以及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网站全文转载。李卫红、曾庆红等原教育部和重庆市领导,以及重庆市教委、经信委等部门领导多次视察学校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3•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并给予高度评价。参与联盟企业300余家,企业在员工管理体系建设、形象品质提升等方面明显改善,例如长安用户满意度从2016年的87.79%提高到2018年的95.53%。

参考文献

[1]沈雕,聂强.全价值链下的校企战略联盟[N].光明日报,2016年9月20日,15版.

[2]吴健.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9,(11):51-58.

[3]周波,杨晓蝾.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20):90-92.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