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茫茫,大河泱泱,中原沃土,黄河涛浪。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这所具有87年光荣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穿过历史的厚重云烟,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不仅交织着郑州电专人的光荣与梦想,也沉淀着郑州电专人的思考与执着。回顾办学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郑州电专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了“严谨笃学、敬业乐群”的优良校风和“立德修能、知行合一”的学风品质。学校以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电力教育领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享有盛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首批高职高专特色院校”“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教”改革
擦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底色
学校坚持把深化“三教”改革作为当下之需,立为长远之计,对接电力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纵深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着力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好用管用、严谨重干的电力“工匠”和出彩中原的光明使者。
坚持“教师”为育人根本,加强“双师”培育,聚焦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和模块化教学改革,培育专业精、技能高、创新强的师资队伍;发挥行业办学天然优势,打造校企共享共育的高级人才互通平台;以企业生产和发展为导向,建设模块化、团队化教学科研攻关机制。
坚持“教法”为育人手段,创新“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坚持“教材”为育人纲要,学校在整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手册式教材和立体化教材;按照“1+X”证书要求重构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技能大赛项目融入课程,规范了教材选用;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智慧职教、清华在线等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充分拓展教学资源应用。
2020年,学校获批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入选“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首批筹建院校,当选为“全国云财务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当选为河南省5G应用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加入工信部门牵头成立的海尔职教集团理事单位(国家级别);完成“1+X”证书19个类别47项证书备案工作。配合电力行指委完成3个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相关论证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获得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产教融合
增添融合发展协同育人亮色
“五共一体”,创新育人新模式。学校在2019年牵头成立河南电力职业教育集团,挂牌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形成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的“五共一体”“双元”育人模式,构建完成“底层通用、中层共享、高阶分立、模块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1个品牌专业群,3个特色专业群”,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仅2018—2019学年合作企业202个,订单培养学生104人,支持学校兼职教师169人,共同开发课程123门,共同开发教材14种,接受顶岗实习学生847人,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69.28%。
“并举发展”,激发成长新动力。学校围绕企业新员工、管理人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等对象,依托企业网络大学信息化平台,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资源,创新“互联网+培训”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双驱动学习模式,打破固有学习模式,服务职工终身学习。同时,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按照电力企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等级评价标准和等级评价水平,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评价中心提供技术支持,高质量完成电力企业各类技能等级评价工作。2020年上半年学校组织短期培训13期,共计906人次,综合满意率达99.4%,完成“电力企业相关法律知识解读”线上培训品牌建设,共计20个视频微课,累计参培人数为16673人。开展网络培训班36期,培训3065人次。推送学习项目83个,共使用260个课件,累计参与学习27074人次。
“产学研用”,打造驱动新引擎。学校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学校应用技术研发的优势和技术转化的桥梁作用,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应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校、行、企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近3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核心等3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多项教科研项目获厅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取得省部级纵向课题、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0余项。
创新创业
淬炼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成色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课程体系。动态完善形成与社会互动、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模块,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浸润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全覆盖。
构筑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学校依托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构建“平台+导师”的创新组织和育人体系,开展专业辅导、实施创新引领,卓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操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高度契合匹配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学校对接能源转型升级,向学生开放共享“技创”中心、实训基地和实训工厂,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团队,开展各类模拟创业、创业训练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搭建创新创业育人平台。学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形成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学校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效果明显。近3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08%、96.60%、96.29%,位居全省和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就业质量和水平稳中有升,进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毕业生500余人,其中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录用专科毕业生学校占比95%以上。
构建多元育人评价体系。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专业机构麦可思数据表明,学校近3届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和就业现状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职业期待吻合度呈平稳趋势。学校先后在全国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数十项。先后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核电工匠”“十大深圳好青年”王建涛,国家电网公司十佳服务之星、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史辛琳,河南省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孟湛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电力丝路
打造电力职校人才服务特色
学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入选首批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经世国际学院”,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合作项目要求,合作办学成果丰硕。
国际合作交流,构筑开放人才培养体系。上世纪90年代,学校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加拿大红河社区学院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结成了姊妹院校,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和科研交流。2003年,引进澳大利亚TAFE体系开展职业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16年来培养学生6000余名。先后与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10多个院校和企业开展人员交流与项目开发合作,拓宽办学视野,取得了丰硕成果,是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TAE证书培训基地,是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TEP考试培训中心。
服务“一带一路”,提升技术人才服务价值。2020年学校“中尼电力丝路学院”境外办学合作项目正式通过河南省教育部门批准备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以“电力”命名的境外办学合作项目。该项目以尼泊尔中资企业电力人才需求为基础,将郑州电专优质教育资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两个专业打造成国际专业标准,为当地培养电力人才,同时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电力人才支撑,聚力服务“一带一路”,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中尼电力丝路学院”的设立是学校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关于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有关要求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立足电力行业特色,紧跟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国际化紧缺专业人才和丝路沿线国家属地化人才培养,不断寻求优势特色专业等教育资源的对外输出。
智慧校园
凸显现代职教信息融享本色
推进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坚持以校园网络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资源、信息交换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优化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快智慧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实现校园数字化与智能化,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等各种资源的互通共享。学校高标准升级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与信息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着力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助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电力系统特有专业院校中共建共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分析决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使智慧数字校园建设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2020年以来,学校更新优化智慧校园门户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数据报表展示、校园自助打印、实习管理平台等信息系统。完成学工系统、人事系统版本升级,实现基础数据实时共享。上线运行私有云盘、出入登记等信息系统。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念、奋力攻坚克难,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学校高质量发展理想,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朝着既定的任务目标全力奋进,把“规划图”更好变成“施工图”、把“计划表”更好变成“日程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