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校园一隅
学校机械公共基础创新研修培训班
学校老师技能探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 为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具有35年办学历史的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探索出了“办学在乡间,教学在车间,创学在坊间,训学在民间”的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扎根乡村办学,助力产业振兴”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当地乡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是按照《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开展的一项重大发展项目。2016年,学校被立项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4年来,学校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不断谱写着职教事业的华彩乐章。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A类培育单位,连续6年获得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团体总分一等奖。传统雕刻技艺资源库2次入选国家资源库(备选),承担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6项,承担福建省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5项,承担省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1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励1项,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首届文明校园、省美育环境示范校、省足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办学在乡间,兴教为人民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地处乡间,立足农村。长期以来,学校以此为契机,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一所令当地百姓信赖和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9年,学校重新制定了“以乡村振兴为责任,立足莆田,辐射福州、厦门、泉州经济区,以育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确立了“以育人为目标、以创新为引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产教融合为保障”的办学思路。学校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首先,学校坚持走工学结合共享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之路。2019年,学校与福建省云锦文化传媒校企合作打造的产教融合示范性专业群综合实践基地,坐落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内,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学校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福建)公司合作,利用产教融合基地创作团队与平台,通过运营、制作“国风市集”抖音短视频及直播带货,宣传乡村美食美景好物,推动农特产品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坚持走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之路。学校实施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现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和“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2个建设项目,被福建省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实现了教学园区与产业园区对接,产教融合办学提质增效,受到《福建日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
目前,该基地业务与学校的计算机系、财经系、机械系等协同开展各方面教学、实训、创作工作,并充分提升基地的项目运营能力、实战经营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综合规划了集“教、学、考、赛、训”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实践基地,促成产、乡、校融合发展,真正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
教学在车间,人才在一线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的经验。2019年学校合作企业达43家,还与13家企业合作成立26个订单班。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将教学开在企业车间,重视实践教学质量,学生数量达980人。
学校还与深圳卫国教育有限公司、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莆田卫国工匠产业学院,建立多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标准化车间,搭建了产教一体化教学工厂。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道路,各专业积极采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法开展教学,学生真学真做,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校企合作办学将技能提升课程带进车间,整合行业、企业、乡镇、学校高技能人才资源,在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团队优势,实施重点攻关、重点突破。
自2015年至今,学校连续6年获得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团体总分一等奖。2019年度学校毕业生达1014人,专业对口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为莆田市区域经济内行业企业发展输送了一批素质过硬、技能达标的应用型人才,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释放了全新活力。
创学在坊间,创新谋发展
坊间,即大师工作室和创客坊,是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标志。学校实施创造教育,分别以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和智享创客坊、数字雕刻坊、湄职云锦非遗文创基地为依托,实施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和创新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打造大师工作室创新教育平台。由大师以收徒传艺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大师口传心授的优势,学校定期邀请大师为学校师生开展工匠精神和非遗传承文化讲座,校园内传承匠心技艺。目前,学校已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会员单位。2017年,学校与其他16家学校行业企业等单位联合建设完成了雕刻技艺20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
为认真落实国家“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部署,助力世界遗产大会,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2020年,由台盟中央台情与两岸关系研究委员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非遗的价值与我们的使命”讲座论坛在学校举行,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创客中心为依托,打造学生创新教育平台。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校创客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提升学校师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协同发展。通过搭建线上和线下2个创客平台,组建3支高效队伍,开展课程、实践、社团和文化4类创客教育模式,以创新教育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校开发编写了《3D打印》《创新潜能开发》和《创新创业教育》3门校本创新创业教材,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在2018年获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创客队伍累计获得专利18项。学生参加福建省黄炎培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和铜奖各1项,“中职学校创客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获得中央电教馆立项研究,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增添了后劲。
训学在民间,发展作贡献
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工匠之师,提高了专业教师对接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吸收产业先进技术元素的动力。
学校用高水平“双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部署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成立学校技术服务团队,围绕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体安排,开展生产、咨询、培训、技术服务等项目。
2019年,培养民间技艺人才200人,为19家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51期培训,惠及3031人次,培训种类达到13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培训5期。通过校企协同,学校为企业咨询、技术服务、培训员工的能力和接受其他中职学校师生到校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话说,学校始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使命,紧跟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步伐,牢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初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多渠道促进了农村致富,真正实现了校乡共荣的良好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