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传承百年职教基因 坚守职教兴国之志——写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更名之际

作者:吴学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0-07-29


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长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作为中国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发源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黄炎培在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始终遵循“敬业乐群”校训,在百年职业教育实践中,凝练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办学理念、“做学合一”教学原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育人特色,在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为中国职业教育的萌发勃兴、创新发展书写了独特篇章。

赓续百年“以例示人”传统 坚守职业教育强国初心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乃至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的理想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民族工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产业,职业教育就办什么专业;民族工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一片阴霾。旧式学堂脱离社会经济和平民生计,读书人空谈、劳动者无知,民族工业因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而难以发展,劳苦大众因欠缺技术技能而愁于生计。有感于此,黄炎培先生振臂一呼,提倡爱国之本在于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须下三大决心,即: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须下决心脚踏实地,用极辟实的功夫去做;须下决心精切研究人情、物理,并须努力与民众合作。

1918年,中华职业学校创办。作为试验职业教育之机关,提供一个模范的学校“以例示人”,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学校教育正式开启。学校紧扣社会生活和民族工商业发展,从创校之初开设铁工、木工、钳工、珐琅、纽扣等科,逐渐发展提升为机械科、土木科和商科三大门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在当时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环境中,中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增强社会生产、发展民族工商业以及解决人民生计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抗战期间,办学地上海遭遇战火,校舍几乎烧毁殆尽,学校仍然坚持办学,借用民房开设机械工场、钳工场等,保证各科学生正常学习实习。新中国成立之初,黄炎培担任国家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首任部长,将中华职业学校交给国家,由轻工业部管理,更名上海机械学校,当时,国家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为服务极需发展的石油工业,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将机械科部分转为石油机械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机械专门技术人员。

1960年,轻工业部对所属院校专业设置和布局进行了大调整,将轻工业机械、电热装备等装备制造类主体专业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学校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江苏在南京机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规格定位为高职专科层次,要求学校根据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

2019年12月26日,学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升格为本科职业院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2020年6月,学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目前,学校工科专业29个,占专业总数的60.4%,其中制造类专业20个。制造类专业中建有国家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别教师团队3支、国家级别专业资源库3个、国家级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全国性职教集团1个,并牵头制定制造类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标准4个。2020年,学校首批设置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8个。

从中国近现代首所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到如今全国仅有的一所公办本科职业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坚守职教初心,把握时代脉搏,服务国家战略,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是学校矢志不移的办学追求。

传承“做学合一”理念 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校徽上有一个特殊的图案,两个象形的“手”字合抱,外加一个圆形象征“大脑”,寓意“手脑并用,双手万能”。

1918年,学校创办之初,在读书人不屑动手、劳动者不知读书的年代,一声“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的号召,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在“做学合一”的育训原则指导下,中华职业学校特别重视实习,生徒半日授课,半日工作,学校采取“做学并进”“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方针,学生到车、钳、锻等5个实习工厂中轮流实习。同时,学校倡导工学联合体,把教育和实业连为一体,将职业教育办进工厂企业,工厂企业办进学校,促使其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完全真实的职业化环境。

这种职业教育理念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面貌。百年来,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祖国建设者,优秀毕业生中,有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经济学家顾准,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绩、邹世昌等。作为抗战三大生命线之一的滇缅公路,有70%的技术人员来自中华职业学校的土木科和机械科毕业生。

上世纪60年代,南京机电学校延续了中华职业学校、上海机械学校的良好办学传统,倡导“工学结合、做学合一”,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校办实习工厂的尝试,既生产机械设备又承担学生教学实习,校办机械厂后来成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南京轻工机械厂。199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传承、弘扬和创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坚持“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学校的课程教学标准及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相互融合,技术传授和理论教授相互结合,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适用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探索中国特色一流本科职业教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培养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中国制造急需的深具家国情怀底蕴、遵循“手脑并用”理念、掌握“做学合一”方法、秉承“大国工匠”精神、熔铸“敬业乐群”品质,并具有更加深厚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知识体系、更加复合专业能力、更加坚实技术技能积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推动育人质量提质升级;深化学科与专业体系建设,推动专业水平提质升级;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双师型”队伍提质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推动校企合作提质升级;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治理能力提质升级。

聚焦智能制造产业 开启本科职业教育新征程

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围绕江苏装备制造这一主导产业,打造专业链,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南京首位度提升的需要,构建专业—专业群建设体系;以工学学科为主,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和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服务领域,形成“面向需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现代控制、工业信息化、生产性服务与管理等四大类专业。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整合从设计、工艺、加工、设备保障、智能控制、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到贸易服务等类专业,全链对接智能制造专业集群。

2019年8月,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南工赞比亚机电分院也正式运行。作为首批伴随企业“走出去”的院校,学校组织制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获得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局批准成为赞比亚国家教学标准,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首次进入主权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学校迈出了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职教方案、中国职教智慧的坚实一步。

展望未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是新时代国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职业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举措,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舞台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出“四个坚持”。

坚持类型特色不动摇。扎根职业教育,传承百年职教文化,增强职教类型自信,坚定不移走职教办学之路。聚焦中国制造,坚持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展思路,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为制造强国建设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以质量内涵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育训结合”,推进“书证融通”,深化“专创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内涵、产教融合、人才队伍、治理能力的提质升级。

坚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将校企合作融入学校治理、院系办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全过程,政校企行联手、产学研用结合、专业产业联动、集聚平台协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理念引导转变,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创新引领发展,围绕职业教育本科办学要求深化改革和建设,推动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今天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正在百年职业教育实践、传承、弘扬和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本科职业学校质量内涵提质升级,探索中国特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建设成为示范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实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产教融合的示范、职教文化传承的示范、国际交流合作的示范”。积极开展新时代本科职业教育实践,更好地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岗位对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