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高职院校引领社区教育新发展——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刘楚佳 郑玉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9-12-05


“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是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职院校的明确要求,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2005年3月合并组建之时,就创新性地提出了“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办学理念,确定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的办学思路,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项目为依托,校(学校)企(企业)社(社区)政(政府)多主体合作,从社区教育网络构建、发展研究、人才培养、开放共享学校资源等多途径推进,探索广州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服务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实践与探索

一是构建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2009年,广州市政府部门批准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2012年,同意依托学院成立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承担全市社区教育研究、培训、服务和指导职能。学院以广州社区学院为龙头,与全市11个区合作共建社区分院,依托成人文化学校等机构组建街镇社区学校,在社区设立教学点,构建了广州社区学院(挂靠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区社区分院(挂靠区委党校、职业院校、少年宫、电大分校等)—街镇社区学校(挂靠文化站、社工服务站、乡镇成人文化学校等)—村居教学点四级办学网络,建立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校企社政多主体协同推进广州社区教育。牵头组建了以叶忠海等全国知名社区教育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一线社区教育骨干为成员的社区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校企社政合作理事会社会能力建设委员会,在人才培育、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多边深度合作,形成校企社政多主体合作,学校与企业、社区、政府部门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将社区教育的发展任务和内容进行分解和项目组装,面向全市开展社区教育立项,并以项目为纽带,整合党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民办教育机构、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集群式推动广州社区教育发展。

三是多形式培养社区教育人才。将社区教育与服务要求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加强社工、社区管理等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要求各专业将至少9个学时的社区实践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华南师大共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接收10名研究生实践锻炼;通过理论讲授与实地观摩、本地培训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5000多人次;组织社区教育工作者参加项目研究,通过科研促进其专业发展。从而形成了育训结合、内外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社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组建以省内外知名专家为顾问、学院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广州教育发展研究,承担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31项,成为推动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智库。建规划、定战略、立标准、育品牌,探讨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战略和推进路径,协助政府部门起草文件报告;研发学习型城市、社区、机关、企业建设等评估标准;培育了城市国学讲坛、街坊学堂、融合学堂、健康直通车、本色番禺等具有鲜明广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五是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开放学院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师资、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服务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依托高职课程资源,基于“社区本位、需求导向、动态生成”的原则,以社会生活主题为主线,开发职业技能、生活休闲、文化素养三大系列社区教育课程246门,并以菜单形式配送到社区。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各类专业知识进社区教育活动。依托社工、社区管理等专业的社区实践基地,与区街共建学习型社区和社区学校。依托图书馆,共建社区图书室13个,与广州图书馆共建“广州图书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助分馆”,免费向居民开放图书借阅和电子资源服务。依托国学教育资源,共建荔枝湾国学社区、大东街国学社区等6个国学社区。依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训室,建立省市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体验。

创新与突破

一是创新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的办学路径。提出了“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办学理念,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探索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的办学路径,依托高职教育资源优势,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广州社区教育发展,在学校发展定位、专业与课程设置、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资源开放与共享、队伍建设等多方位探索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并通过参与社区教育,推动学院的专业、课程、基地和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特色办学,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共赢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

二是创新了高职院校引领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通过政府部门统筹、社会参与和组织协作等方式,整合校企社政等不同主体资源,建立开放型的社区教育合作体系,链接、凝聚各类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包括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生活教育、家庭教育、老年教育、闲暇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服务,形成了高职院校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

三是创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驱动、跨界融合等理念融入社区教育,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校企社政合作形式,通过研究引领、项目推进、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品牌培育、师生参与等方式,建立了高职院校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体系和运作机制,使高职院校成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机构。

成效与推广

一是培养了大批服务社区教育的人才。加强社工、社区管理等专业建设,培养了1000多名面向社区教育与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恒福社校企合作平台、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基地、国学社区、社区图书室等40多个优质社区教育基地。指导各区培育街坊学堂、健康直通车、本色番禺等社区教育品牌84个。每年师生约3500人次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志愿服务,近百名(次)教师活跃在社区为居民授课。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理论提升、经验交流等培训,培训社区教育工作者5000多人次。面向全市开展社区教育立项585项,通过研究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二是得到了政府部门高度认同。受政府部门委托,承担完成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和试点项目“社区教育”;完成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委托广州市承担的“促进工作场所学习: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起草了《教育部门关于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草稿)》《关于推进我市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的意见》《“南方教育高地”视角中的广州社区教育发展报告》等文件报告15份;撰写《文化引领、模式创新、打造“幸福广州”——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作为首篇入选《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第二辑)》;为市政府部门撰写在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首届成员大会上的主题发言《广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经验及展望》。编撰出版《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广州市社区教育发展蓝皮书》(共3辑)等多部著作。编印内部连续刊物《广州社区教育》。

三是受同行广泛推广。牵头成立了由全国15所城市高职院校参与的“城市职教联盟”,召开主题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城市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讨会,辐射带动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学院应邀在全国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推进会、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年会、广东省社区(老年)教育论坛等会议上20多次介绍经验。北京教科院、广东开放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教育部门等20多家单位专程来学院学习考察。学院当选为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在广东省社区教育发展咨询和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社会影响越来越深远。指导广州市11个区成功创建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国家示范区2个、国家实验区2个;社区教育成为省示范校建设标志性成果,案例入选省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据专家对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社区教育进行研究,学院的影响力全国排名第2、文献产出量全国排名第3;《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多次报道学院社区教育工作;获全国成教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获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院社区教育工作曾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陈乃林教授等称赞学院“在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