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更好地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近年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持续筑牢“大课堂”“大师资”“大资源”“大平台”的“四大保障”,强化教师实践研修和学生实践研学“两大主体”,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打造出了职业教育实践育人新体系。
躬行实践
打造“大课堂”
学校构建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打造“立体式”思政“大课堂”。
立足课堂实践,常态化开展“时事一刻钟”、模拟法庭、辩论赛、品读革命家书、毛泽东诗词朗诵、红色情景剧展演、对话历史人物等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把握校园实践,利用校内思政长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化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机车校史馆、詹天佑广场等校园场馆地标,开展红色打卡实践活动;强化社会实践,十多年来,持续带领学生赴延安、交大西迁博物馆、中欧班列西安国际港站、西安事变纪念馆等26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研修场所,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高铁上的中国”品牌活动。组织部分师生进影院观看《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我要当老师》等主旋律电影,指导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自主实践;探索虚拟实践,深度挖掘公共数字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展厅,打造“日行三万里”品牌云上实践课堂,夯实自有数字资源,用好用活思政VR智慧教室,精准开设虚拟实践教学项目。
全员育人
培育“大师资”
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作用,建立“创新型”思政课教学团队,抽调教学标兵和骨干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开展系列巡回宣讲;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坚持在开学、就业动员会、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讲授“思政大课”;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团委青马班学员定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每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全体教职工凝聚育人合力,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大思政课”校园师资队伍。
积极发挥社会兼职教师的协同育人作用。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军事专家李业平、党史专家梁星亮、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等7人为客座教授,聘请全国劳动模范王小卫、董宏涛、王庭虎等十多人为“大思政课”校外兼职导师,邀请“西铁楷模·2023年度人物”代表来校作宣讲报告,不断扩充有学问、有境界、有特色的“大先生”队伍。
成己成人
强化“双主体”
持续强化教师实践研修主体,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从2009年至今,学校坚持开展教师实践研修活动十多年不间断,先后赴全国红色基地、企业农村、地震灾区,深入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旧址、田间地头、航天基地、高铁车站、飞机生产车间,开展了20余次社会实践专题调研活动,足迹遍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常态化制度机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工作机制。
持续培养学生实践研修主体,让教育入脑入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4门思政必修课和“四史”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严格落实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在陕西科学技术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地常态化开展现场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参与在线开放课的实践教学拍摄工作,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综合性考核和评价,逐步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教学全覆盖。
善用“大”资源
升级“大平台”
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持续扩展“大思政课”朋友圈。近年来,学校积极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务区等企事业单位开展良好合作,构建了“政行企校”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大平台。
深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共建工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共建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和教师工作流动站,与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用好用活各类优质资源,根据学校行业属性和办学实际,建设一批“轨道特色”专题、“工匠精神”专题、“社区治理”专题、“乡村振兴”专题等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专题,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大思政课”实践平台。
守正创新,久久为功。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