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开展体验式美育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并从加深美育思想认识、丰富美育课程内容、优化美育形式、开展各种实践体验活动等角度对美育进行有益优化,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美育进一步全面发展。
创新体验式
美育的教学模式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践行“为学为师,至真至美”的培养理念,依托以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为龙头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倾力培养“文质同修、内外兼美”的新时期高水平幼教人才。学校在体验式美育中,营造崭新的教育情境与对话空间,为美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体验式美育教学情境扩展开来,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增强美育教学的可感知性。学校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教师、学生快速了解数字化的知识与手段,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对多种美育内容进行融合,借助虚拟现实等手段,构建虚拟空间,将美育理念融入学生的生活。教师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们的兴趣点,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学校满足展示、体验、实践、教学、思辨等美育教学实践需求,在主题契合的文化场馆和特定展区开设特色课堂,进行沉浸式、体验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室布局。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开辟流动教室;配合中华经典高校连读、厚生讲堂等品牌文化载体,完成“理论→实践”“课内→课外”“专业→全面”的多维度美育浸润。突破校际边界,提高交流频率,通过社团交流、线上读书会、云课堂、微研究等,增强美育带动效应。
加强对学生
审美意识的培养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体验式美育视野下开展教学,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以严谨负责的方式来优化和设计以体验审美为基础的美育。学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例如校园信息公告栏、电视广播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大力推广美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突出宣传的画面感和趣味性,以充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以“体验审美”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从全方位、系统性的高度出发,对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构建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育形式、组织各类活动、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学校开设了“美术欣赏”“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等有关的学科课程,实现美育理论与实际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开设若干美育教学实践课程,使学生们能够在生命中找到美、认识美、感受美。在此基础上,开设手工艺品制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发掘和使用各类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如形象分析案例、动手操作体验等,将这些内容与美育相结合,更好地提升与训练学生的审美水平、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校在实施评价时,合理选择相关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纳入进来,还将专家评价、综合评价等手段纳入进来,从而使评价效果更好地体现体验式美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强化高校交互式
美育的感受环境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创造交互式美育的感受环境。学校利用数字技术来展现美术作品,供师生观赏和体验。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美的气息。学生们可以共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体验,表达自身的感受,利用社群氛围来提升美育效果。另外,学校围绕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整合多学科的广域课程,基于学生成长所需,开展跨学科教育教学,推进学科融通。例如,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之美、礼仪之美、建筑之美、服饰之美等内容,开设手制陶器、古建彩绘、扎染体验、香包制作等实践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后,通过线下的形式,组织美术作品欣赏与自主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的艺术之美。在美育教学中,学校打破授课时段和学时限制,开设全时段、短学时课程,延伸美育的时间跨度和知识广度。突破固定学时限制,灵活设置短学时高质量课程,采用小班化、“课不动学生动”的同课多批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每学期覆盖的人数是标准学时课程的两倍。
在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的过程中,美育既要保持原有的教学形态,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创造性变革。在数字化环境下,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数字技术与体验式美育教学相融合,拓展美育教学的覆盖面,以提升美育的有效性,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