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首次增加了数字孪生软件的考核,参赛者需要在软件中模拟生产线流程,在有限的比赛时间里增加了比赛项目,大大提高了比赛难度。”2023年10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扬州工业职院”)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许杏宇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曹芷莘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技术赛项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比赛刚刚结束,就有多家优质企业争相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现在是我们企业进行‘智改数转’的关键期,急需大量数字化人才来支撑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扬州工业职院智能制造学院举行的专场招聘会上,来自扬州维扬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说。为了吸引人才,企业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近年来,扬州工业职院大力推进专业数字化升级、课堂数字化革命,激活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新动能,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持续输出优质人才,深受企业青睐和社会好评,确保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共建新专业,变“跟跑”为“领跑”
深化“智改数转”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产业数智化发展也对职业教育数智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学校从2018年开始对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扬州工业职院教务处负责人说,学校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开发紧贴数字经济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专业、交叉专业。
“我们未来的办学方向主要是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瞄准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扬州工业职院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愿景。智能制造学院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服务区域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扬州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展“智改数转”为切入点,与世界500强企业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共研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实现专利转化16项,横向项目6项。
共建新课程,变“独奏”为“合唱”
“教什么”“怎么教”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扬州工业职院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行业新业态、新形势、新要求,创新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改造,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校智能建造专业群通过成立订单班,吸纳中核华兴、扬建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打造贯穿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训课程体系。在现代化建筑科技中心,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VR/AR仿真、全息展示、体感互动、3D模型等场景。
近年来,扬州工业职院与企业通力协作建设多媒体融合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在线课程、新形态立体化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数字化资源,打造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以数字化助力内涵建设。学校还积极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扬帆出海贡献“扬工方案”,在印尼鲁班工坊、阿联酋郑和学院(阿布扎比)的建设中,联合当地校企共同打造在线培训课程包,持续培养了一批熟悉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职教文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共建新平台,变“相加”为“相融”
“‘智改数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因此需要一个平台将不同环节和主体连接起来、融合起来。”扬州工业职院校长倪永宏认为,通过搭建产教联盟共同体可以进一步加速政、产、学、研等资源要素的汇聚和流通,充分发挥“智改数转”对制造业发展产生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前不久,扬州工业职院牵头组建了全国金属板材加工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建筑消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能源化工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平台的支撑作用下,实现学校与地方、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三层融合”,在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企业价值创造中充分发挥了集聚共享效应。
依托现有优质共建平台,该校还大力开展数字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获评江苏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入选江苏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培训机构名单”,获批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育项目培训资质。这也是该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地培育数字技术技能人才的又一重要尝试。
扬州工业职院党委书记陈洪表示:“高质量人才是高质量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扬工智慧和扬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