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深耕高素质农民培育 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举措

作者:田长永 李悦 金满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3-11-27


作为一所扎根“三农”、服务“三农”75年的农业院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世纪50年代初即为培养农业之所需人才而开展培训工作。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展“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西部对口支援工程”“进乡入企服务工程”“耕耘者振兴计划专项培训工程”涉农职业培训六大品牌工程。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学校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打破常规认识,走出理念误区

树立大职业观和“八有型”培育理念

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立足农业高职院校,以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本质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主体和本质的考量,并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实际相结合,“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彻底改变农民“被赋予”的身份标签,高素质农民是体面的职业而非狭隘的身份,是社会劳动分工、职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树立大职业观,实现了从“办培训班”到“育新农人”、从“培训”到“培育”的理念转变。农业高职院校具有师资、课程、基地、资源等全方位资源要素和优势特色,因而学校打造形成“理论有支撑、培育有理念、模式有特色、课程有特长、专业有名师、培训有资源、育人有实效、社会有口碑”的“八有型”培育理念。

聚焦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

探索构建出“双轨全链条”闭环培育体系

依托学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以及该中心组建的一批专兼职结合的专家智库团队,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特点及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点等内容,促进实践创新探索。进行培育和管理的全要素整合,围绕培育主体从培育目标、培育方式、培育模式、培育课程、培育师资、培育考核、技能鉴定、跟踪服务、创业指导到学历提升,围绕培育机构从对接需求、分类培育、分模块设计、分班管理、效果评价、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宣传推广、梳理总结、提质增效,进行全链条闭环式体系构建。

聚焦培育“前端”与“后端”

打造形成了“综合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培育模式

“三维度、四能力、五模块”融通,培育“前端”综合提升。以素质、能力、情感为高素质农民的“三维度”,以文化素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为主线构建形成“四能力”,融“第一课”模块、综合素养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创业引领课程模块为一体构建形成涵盖“种养加销”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五模块”。其中,在综合素养课程模块设置“农耕文化”专题;在能力拓展课程模块除了传授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的相关技能外,专设南果北移技术、设施蔬菜、辽峰葡萄、软枣猕猴桃、蝴蝶兰等学校特有科技成果、技术推广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以及学院国家农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进行技能鉴定等完成校内培育,即培育“前端”。

5+”横纵贯通,培育“后端”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天然优势和显著特色,打造形成了“5+”横纵贯通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后端”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人员+科技+资源+设施+组织+”形成“五维”横纵贯通。通过大力夯实培育“后端”,有效解决了学员在校内培育结束返乡实践或创业时,技术服务、指导跟不上,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跟不上,短期培训和学历提升衔接不上等瓶颈问题,形成了“培养一批农民带动推广一项技术、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项产业”的良性循环链条,助力学员走出校园有技术、进入田园有项目、成为示范引领有保障。

两院两中心、“1+5+6+N协同”

构建有效保障机制

在原有继续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扩招教育学院,有效整合培训管理人员、资源,强化顶层设计、特色突出、职能发挥,形成校长领导、副校长主管、两院齐抓、制度规范、分工合理的组织领导体系,突出一体化跟进、全程化保障。与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学校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共同形成一体两翼的培育项目研究、管理运行保障机制。

以学校为主,布局“辽南、辽西、辽北、辽东、辽中”五大区域,聚焦涉农职业培训六大品牌工程,依托辽宁省农业农村部门、辽宁省科技部门、各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行业协会以及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辽宁省农科院、合作的农事企业等,全方位打造和构建了汇聚“政校行企研”多方资源和平台的多维立体式、网络体系化的“1+5+6+N协同”(学校为主、五大区域、六大品牌工程、多元协同)培育项目对接、承接保障机制。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