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淄博职业学院:四项举措培养有实际贡献的人

作者:高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3-10-12


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制造业强国梦的人才“蓄水池”。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认真思考和研究怎么培养有实际贡献的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精准发力,近5年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奖260项,累计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余万名,毕业生在行业领军企业就业率等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做实责任感培养。心中有多少责任,决定了人生有多大作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淄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全盘考虑,扎实推进对青年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一是强化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用活历史、反映现实,让学生铭记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历史,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对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勇敢肩负起国家使命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培养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引导其逐渐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二是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将每个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通过所解决的一个个现实生活麻烦、生产难题,以数据、案例和典型人物等形式呈现于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职业观念、发展视野,引导其逐渐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三是发挥感恩文化育人功能。引用中华民族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结合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实例,教育触及学生的灵魂,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感谢教师、帮助同学做起,让感恩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芽、成长,引导其逐渐树立对个人、家庭和集体的责任感。

做精技能传授。技能强国,以技能见实效。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职责。淄博职业学院按照区域需求、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是引领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练习技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技能操作类课程占比,引入企业生产规范,改革考核模式,带领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勤练、苦练技能。二是引领学生在大赛中精进技能。推进“课赛融通”,实施以赛促学,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要求、参赛任务、评价标准纳入日常教学,同时加强训练、积极备赛,激励学生在大赛中培养坚韧毅力、精进专业技能。三是引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历练技能。强化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和过程管理,以真实企业项目和生产任务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标准意识、目标意识,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践技能、提高技能。

做强精神锤炼。青年人被精神所感召,便能使青春焕发无穷的光彩。淄博职业学院注重学生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一是在校园生活中锤炼劳动精神。开设劳动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实际劳动环节和任务,同时鼓励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二是在学习学业上锤炼奋斗精神。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育,继承、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奋斗幸福的人生观、奋斗光荣的价值观。宣扬优秀大学生奋斗事迹,营造蓬勃向上、勇于担当、奋发图强的学习氛围。三是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奉献精神。支持学生以社会急需为切入点,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展现担当,培育其社会公德和奉献意识。四是在实训实习中锤炼工匠精神。依托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做好就业引导。大学生就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淄博职业学院持续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主动到国家主战场建功立业。一是引导学生技能就业。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优势,将通用技能、核心技能、创新技能的训练项目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结合相关课程,确保就业教育“三年不断线”,鼓励学生以一技之长实现就业。二是教导学生苦干实干。加强毕业教育,通过数据、案例、先进人物事迹的展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扎根立足,协助他们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干实干好、干出价值。三是指导学生立业创业。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创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创业个性化需求。同时,开设“技能创业”系列课程,强化技能创业导向,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专业技能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以所学所长立业创业。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