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有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有扎实学识与学习能力、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有工匠精神与职业品格、有过硬技能与创业意识”的“五有城职人”育人体系,强化美育育人功能,锚定美育目标、理解美育内涵、把握美育特点,持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创新“美育+”体系,赋能“五有城职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美铸魂,提升美育陶冶功能。学校不断优化“美育+”体系,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美育工作新格局,“五育并举”共育时代新人。坚持“美育+德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红色匠心、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为指导,开设“大国治世”“魅力城职”“大国工匠”特色思政课程,构建“一体两翼三元”思政课程体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美育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坚持“美育+心育”,通过增强美育课程中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美”的元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坚持“美育+劳育”,学校不断创新劳育模式、拓展劳育途径,聚焦技能竞赛,以美促劳,美劳共生,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的完善,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美育精神文化浸润。坚持“美育+体育”,双融双促,在美育中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贯穿美育思想。在美育课程中增加运动美相关案例,增强学生对“力与美”的深刻理解;在体育课程中增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体育项目,引领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文化内涵,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美育智,强化美育课程建设。学校着力加强美育课程建设,以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式培育人才。实现美育必修课“有声有色”,以编写校本教材《现代大学美育》为抓手,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美育在线开放课程,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打造“亮”起来、“动”起来、“用”起来的美育必修课程。实现美育选修课“丰富多彩”,充分挖掘师资力量,整合美育教学资源,丰富美育选修课程。建设涵盖花艺、茶艺等多个门类的20余门优质美育选修课,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提升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艺术审美观。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多维,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文体竞赛“四位一体”,课程教师、辅导员、活动指导教师“三结合”的美育评价机制,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美育评价方式,鼓励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积极、广泛参加各类文化艺术审美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制定体现差异化、贡献力和影响力的考核指标。
以美砺能,增强美育服务能力。美育是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用志愿服务活动诠释行为之美,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播撒“美”的种子,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中小学生假期公益托管服务,通过开展合唱训练、简笔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拓展了活动载体,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传播“美”的声音,学校每年组织动员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专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三句半等艺术方式,“接地气”地进行理论宣讲。发挥“美”的力量,学校深化校地合作,主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组织师生远赴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以墙为布、以笔传情,用精美墙绘改造村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为巫山脆李、永川黄瓜山梨开展公益电子商务直播推广,助力农产品销售。学校“团团线编”创业项目团队组织村民开展编织培训,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以美润心,丰富美育形式载体。学校进一步整合优化美育资源,丰富活动载体、创设活动场域、搭建活动平台,开展“五个一批”美育项目,做实做强学校美育工作。学校依托各级各类文体竞赛,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积极创排情景式微党课、红岩英烈短剧、反诈宣传系列小品等校园文化原创作品,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戏曲进校园”“专业艺术院团进校园”等一批系列文化活动,提升美育工作质量,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学校挖掘地方特色,引入剪纸、核雕、竹编、传统油茶制作等一批非遗文化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建设非遗文化工作室,共建美育课程,参与实践教学,让学生与非遗文化近距离接触,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美感和艺术价值。学校将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与学校“五有城职人”育人体系、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创建大师工作室、组建巴渝工匠班、开设城市匠星大讲堂等一批工匠文化项目,传承劳模工匠、大师技师爱国奉献、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学校开展了选树一批美育先进榜样的系列活动,“城市匠星”奖评选专设了“艺展其才,美美其华”新苗奖,重点奖励在艺体方面有特长、具备一定能力水平的学生,以考核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开发艺体特长,提高审美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