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构建“一体两翼三核驱动”发展机制

作者:李悦 管丹 万劼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3-04-03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特点,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形式,提出启动“四个百分百”工程:100%的党员领导班子成员登台上大课、100%的党员干部主讲党建微课、100%的党员教师牵头设计跨专业党建整合课程、100%的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金课”建设。以此为基础,设计艺术学院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三核驱动”的党建创新模式,即坚持深化党建引领力这一主体、打造“课程思政”和“美育”两翼格局、创设“创新”“大赛”“项目”三核驱动场域。

坚持深化党建引领力

设计艺术学院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形成一体化育人体系。认真落实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中心组学习和师生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和政治学习,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管好用好设计艺术学院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防范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切实维护大局稳定。建立党员发展标准化运行机制,构建大学生入党教育和培养体系,高质量完成发展党员工作,创新学生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服务师生能力。设计艺术学院按照学校整体部署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和“三教”改革,制定设计艺术学院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

打造“课程思政”和“美育”两翼格局

1.“三聚焦三打造”: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三聚焦三打造”是指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正向激励性,打造“思想政治育人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坚实性,打造“设计艺术学院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性,打造“设计艺术学院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

设计艺术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擦亮高质量人才培养底色;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确保课程思政价值指向更加鲜明、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更加坚实、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更加有特色,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2.“三递进四驱动”:创新高职美育体系。“三递进”是指“普适熏陶—技能养成—‘双创’传薪”美育策略;“四驱动”是指“课程设计—场域构建—大赛引领—研教互动”四轮驱动。

“课程设计—场域构建—大赛引领—研教互动”共同发力,一是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着力解决“适合的教育”背景下“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二是构建以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常州非遗传承研修基地”为主体的多维“非遗”美育实训空间群,建设深度学习场域;三是聚焦大赛驱动,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内化人文精神;四是研教互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探索高职美育体系的理论更新、路径选择、方法革新和模式创新,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设“创新”“大赛”“项目”三核驱动场域

1.创新驱动:走出一条创新创业新路径。设计艺术学院以“三进三育”“三翼三创”为指引,探索出以“职业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专业文化进校园”为抓手、以“职业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培育、专业精神培育”为基础的“三进三育”文化育人路径,构建以“手作体验实践、教育传播平台、全链条产品端”为创新实践载体、以“大赛驱动+科研驱动+实践驱动”为驱动力的“三链三驱”创新育人机制。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定位,拓展文化育人渠道,实行分类分层指导,旨在用文化和创新涵养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水平。

2.大赛驱动:走出一条“以赛育人”改革路。设计艺术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改革,“训、练、赛”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引领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竞赛必参”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并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技能模块和特定竞赛模块。

3.项目驱动:走出一条“强载体+多项目”发展路。设计艺术学院依托“校内实训室+专业工作室+非遗文化传承中心+创业实践基地+在地工作站”的科研优势,以该校“悦来工作坊”的建设为例,按照“手作体验+教育传播+全链条产品”形成多维互动成长型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特色艺术教学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体验,施行“设计+衍生品+教学+实践+服务”的“五合一”一体化培养模式,致力于建立人才供需纽带、项目共建纽带、技术服务纽带、历史文化传承纽带,构建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相互依托、相互扶持的多位一体育人机制。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