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锦溪村是宁波市奉化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2009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锦溪村结对,14年来,该校派出王志龙、易官美、易军、刘夔、陈际伸、蒋劢博等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接力走进村里,让荒山变“金山”,上演了一场乡村振兴的“变形计”。
爬上海拔500多米高的伏虎山,一株株香榧树在山峦傲然挺立,一片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
当时间回到2009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锦溪村人主要靠种雷笋、花木为生,村党支部书记金忠芳正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发愁。而此时,宁波城市职院景观生态学院的园艺技术专业已是浙江省优势专业,在当地同行享有较高知名度。“锦溪村自然环境适合香榧树种植生长,香榧干果市场售价高,供不应求。”双方结对后,首批科技特派员来到村里,经过科学论证和多方考察,建议村里发展香榧产业,有望填补当地高档干果生产空白。2010年,锦溪村就在伏虎山上嫁接种植了100多亩香榧树,次年东扩300亩。
香榧树生长缓慢,投资期长,不好“伺候”,让很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宁波城市职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经过悉心指导和技术改良,原本需要6年结果的香榧树,第3个年头就开始挂果,让村民看到了希望。2013年盛夏,奉化43.5℃的高温刷新了浙江最高气温纪录,也炙烤着村民们的心。眼看着果满枝头的香榧树一天天被高温灼伤,大家心急如焚。“一是不能除草、保持水分,二是施有机肥、改良土质,还要给树苗搭起‘遮阳棚’。”当时宁波城市职院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易官美给出一剂“良方”。持续高温过后,多地的香榧树严重灼伤,锦溪村的香榧树却安然无恙。首批100多亩香榧树第一次结果就迎来丰收,产出鲜果5000多公斤,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香榧树病虫害多,管理难度大,成活率低。如何提高香榧的经济效益?该校植物栽培专业教师刘夔来到锦溪村后,决定在香榧林下套种珍贵药材黄精,依靠林下经济破解农田亩产值不高的难题。经过长达5年的引种驯化、种源培育、试种及扩繁等一系列工作,黄精在300亩香榧林下扩繁。黄精种苗繁殖最快的方式就是切块繁殖,刘夔带领农户利用黄精1—2生的块茎进行营养繁殖,通过改良穴土、精心选址,成活率超过95%。“黄精的种植不仅能实现林下经济创收,还能有效防止表土冲刷,改善林下环境,美化梯田墙群,保护香榧树根,降低地表反射热,从而降低地表温度,提高香榧的结实率。”刘夔说,黄精的花和叶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也能有效改善周边景观。通过在香榧树下种黄精,刘夔帮助当地农户每亩山林实现增收3万余元。
“2001年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一谈起村里的变化,“香榧书记”金忠芳总是会这么感慨。“别的村总是说,怎么你们村眼光不一样呢?其实是宁波城市职院的专家带领我们致富,更给了我们长远规划。”机缘巧合的是,2019年宁波城市职院成为高职扩招试点学校,当时51岁的金忠芳报考了该校的园艺技术专业,3年后顺利毕业。“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如今,锦溪村种植香榧树2500多亩,成为宁波市最大的香榧连片种植基地,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金健达透露,去年仅通过当地公司销售的香榧干果就达14000斤,收入超过130万元。“我希望香榧的销售途径可以更宽,收益更好。”现在在锦溪村接力驻村的蒋劢博是位“80后”,他表示,村里早已走起公司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他希望接下来能创新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
“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具体举措。”宁波城市职院地方服务合作处处长钱斌华表示,奉化区农产品丰富,旅游资源发达,今年该校奉化校区投入使用,景观生态学院、旅游学院的相关专业与当地产业高度契合,“下一步学校将找准新的发力点,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智力优势和技术支撑,引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