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三步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作者:邵阳 陈晓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2-11-15


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同时,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因此,如何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价值,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成为新时期各高校共同关注的新课题。

在一些高职院校我们不难发现,专业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知识和技能在“受宠”中不断被推崇,而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常常被生搬硬套。如何改变课程思政“有料”而“无味”的局面,是高职院校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所在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着眼高职院校价值使命的本体追问,坚持回到课程本身寻求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在研究中重构价值充盈的专业课程,于实践中求解课程思政的育人诉求,通过“三步走”实现课程思政自觉。

在本体追问中审视理想课程

理想课程是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应然的样子,是一种静态的课程,是关于课程思政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和表达。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学校之所以提出理想课程,源于在前期课程思政建设中,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对课程思政的应然状态进行慎思和研究,实践中将有可能陷入混乱与盲从,教师也难以从立意高远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出现“推倒重来、修修补补、粉饰太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把擘画理想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步,成立由校内外专家、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组,立足学校专业展开调研分析和研讨,围绕“为谁培养人”展开价值论的澄清,围绕“培养什么人”展开认识论的确认,围绕“如何培养人”展开方法论的讨论,最终,在“为党育人”“德技双修”“思政无边”的回答中审视各个专业课程思政理想的样态,即理想的课程思政。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对理想课程的探索与追求,能够很好地引领一线教师重新审视课程思政的高远立意,有助于他们正确看待专业知识与思政价值的相遇与耦合。

在协同重构中生成运作课程

运作课程是对理想课程的实践,是一种动态的课程,理想状态下,课程思政的理想课程就是运作课程,运作课程也是理想课程。然而在实践中,理想课程与运作课程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运作主体,对运作课程的运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将运作课程趋近理想课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通过“四协同”,生成极具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运作课程。一是队伍协同,倡导“双师双责制”,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结对各二级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抱团式”教研团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二是课程协同,围绕课程的“主题和主线”整合教学内容,推进预设课程体系转化为“有温度、有人气”的运作课程。三是方法协同,按照“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协同专题教学、探究教学、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把课程思政上得有意义、有趣味。四是场域协同,秉持“思政无界”“环境无边”的教育理念,协同教学课堂、实践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等场域,把思政课程上得更鲜活、更生动。通过“队伍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场域协同”的“四协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逐渐走出了融通理实、联通虚实、畅通内外的课程思政建设道路,达成了课程思政运作的整合效应和聚合效果。

在发展自觉中形成经验课程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今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五个二级学院再次形成合力,坚持实践再前一步,研究再深一步,致力于打造学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在发展自觉中形成课程思政的经验课程,通过经验课程的形成与成熟,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发展自觉。为此,学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秉持双向追求,一方面,秉持“精品”追求,打造“精彩一课”课程思政,坚持“一年一评”的动态原则,鼓励全校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评审老师通过在场的教学观摩、离场的教学研讨,评出“精彩一课”,然后再次修改打磨完善,最终纳入学校的课程思政“精品案例库”,供全体教师观摩学习;另一方面,秉持“问题”导向,打造“疑难问题库”,围绕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邀请校内外专家、一线教师共同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课程思政“疑难问题库”,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在课程思政建设道路上,始终坚持回到课程本身做文章,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初步形成极具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之道。

(作者单位系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