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浙江机电职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为产业高端培养现场工程师

作者:陈宇 周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2-11-15


作为一所具有70年办学历史的国家“双高计划”A档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服务浙江制造业以及制造服务业为己任,致力于培养“知识融通、技术精良、国际视野”的现场工程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数字赋能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学校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按照“行业背景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共享、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优化重构专业群,建成一批引领新技术、新经济和新职业发展,满足新型产业链对人才结构需求的数字赋能专业群。

比如,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等对接数字化设计与智造、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产线、智能交通高端装备产业链;制造业服务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主要面向产品制造前端、中端、后端服务;创新与创意设计专业群对接浙江智能数字化创意设计产业链。

学校的专业群建设引领着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和自动化类专业、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均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前列。

需求导向与结果导向并重动态调整专业

学校从“需求导向”转为“需求导向与结果导向并重”,更精准地提出专业调整方案,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聚焦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的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等关键链条,新开设数字化赋能相关专业10余个,提升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

同时,学校以“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专业,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引入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培养适应新经济形态下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一部分数字赋能专业主动与国际知名院校寻求合作。2022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浙江机电—伦敦南岸数字化技术联合学院,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工业设计等4个专业。学校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达30个。

深度融合职业标准推进课程数字化改革

学校搭建数字化课程建设生态环境,全面推进课程数字化改革。

学校融入大量数字化相关技术技能,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造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数字技能基础”;在全国率先开设人工智能导论、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化生产线等数字化赋能的课程。课程开发中,融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岗位标准以及各类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建立的职业标准,提升了精准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

学校引入优质国际化项目助推数字化专业课程建设,比如建设“中德工业4.0产教融合项目”,成立并运营华东首家德国莱茵“工业机器人培训考试中心”,引进德国优质课程资源,共同研发对接国际标准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引进来”的同时,学校也尝试“走出去”,在南非设立智能制造技术中心,输出数字赋能智能制造相关系列课程标准,为中非职教共同体奉献中国智慧,提供“浙江机电方案”。

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构建了多维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长三角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浙江省工业智能控制与应用产教融合联盟,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学校与华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西门子公司等5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培养等合作。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合办“浙江能源学院”双元制班,实现学生与“自动化场站工”等新型职业岗位的供需匹配。与中控集团共建“迷你车间”,实现教学对接生产。依托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浙江省自动化学会、杭州仪器仪表学会等,对接机器人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产业集聚区,打造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与杭州富阳芯半导体公司、浙江中控技术公司等合作共建“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全面打造服务长三角区域智造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高地。

学校毕业生石嘉富、姜楠、杨智康等现在从事的就是自动化现场工程师岗位,月收入8500余元。他们在学校时,曾是校企“双元制”班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在与“师父”现场协作完成实际工程项目中,实现技艺与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数字化素养、创新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融合培养。他们自信地表示:“我们当时在学校学到的智能控制、工业网络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非常先进,一些技术甚至领先于企业,这些技术贯穿了整个产业链,为我们现在的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这些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个例,在浙江机电职院,毕业生超过80%在当地就业,50%以上在行业头部企业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