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为我们公司职业岗位和技能等级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员工职业岗位技能快速提升,加速了公司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进程,推动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借鉴应用价值。”近日,一份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应用效果证明发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莹教授团队手中。
如何解决职业教育专业标准体系开发的模式与路径不明确、不规范的问题?如何解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人才需求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如何解决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课程内容重叠、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内部三个层级衔接不畅的问题?多年从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莹给出了答案。
明确专业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的逻辑思路
专业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解决职业教育专业标准体系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模式与路径不明确、不规范的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基于此,团队构建了人才供需匹配研究、职业能力分析研究、课程体系开发研究、标准体系架构研究四步标准研究路径,并同步构建了职业岗位体系框架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建立、专业培养体系建立、职教标准体系建立四步标准建设路径,研建同步。同时,团队构建了“调研—修订—应用—评价”的标准内部小循环优化应用机制,以及对标行业产业标准的“评价—反馈—分析—优化”动态更新专业教学标准的外部大循环优化应用机制,形成“研建双线并进、内外双重循环”的专业标准体系开发优化路径,为职业教育专业标准体系的开发提供示范和借鉴。
规划面向未来的职业岗位体系框架
团队负责人张莹表示,随着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掌握多门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旺盛。作为全国唯一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团队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中国中车集团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分析智能制造、智慧运维背景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改造的岗位特征,以现有的104个职业(工种)为蓝本,合并构建了电气设备装调等复合岗位,新设综合运维、无人驾驶等新兴岗位,系统构建了面向未来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框架。牵头和参与制定了36个核心工种、12个新兴复合型岗位的岗位标准,以及“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等18项“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备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职业标准体系。
实现产业布局到专业布局的无缝转换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产业是强化职业教育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聚合区域产业,形成以产业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办学优势的关键所在。”据团队成员、学校党委副书记杨利军介绍,团队牵头完成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项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报告》,研制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人才供需匹配情况分析的动静态谱系图。通过大数据云图,从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产业布局与专业布局、岗位群与专业群、行业未来技能与专业课程设置4个维度直观呈现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人才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供给的匹配情况,实现产业布局到专业布局的无缝转换,搭建了专业与企业标准融通的桥梁。
畅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
团队基于不同层级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1+X”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以及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层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职业能力进阶,系统规划和设计了“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人才匹配研究,系统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岗位的能力素质并进行分级,构建了“中高本”衔接的专业能力素质模型,最终确定了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要素、内容与规范;构建了“FLASH”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岗课融通”的专业建设。从企业用人环节,开发了66个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专业育人环节,开发了109个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从专业评价环节,开发了9个专业评价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形成“中高本”有机衔接的“一桥两域三环四类”轨道装备制造类专业标准体系,实现“中高本”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