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党建领航 思政铸魂 技术赋能 匠心筑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作者:花景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2-06-13


近十年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加强党建为学校发展立“根”,以强化思政为学校发展铸“魂”,以新技术引领为学校发展赋“能”,以鲁班文化为学校发展润“心”,筑起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高速路”,创新形成建设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支部建在专业上,党建领航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党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实施1项工程、抓好2项制度、开展3项活动和强化12项工作”的党建工作总思路,明确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一引领、七任务、一特色”的创新发展计划,坚持“双带头人”引领,围绕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师”培养等7项重点任务,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深化“三教”改革,形成“三双、四链、五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支部的政治建设和人才培养主责主业,定向价值塑造,领航师生思政教育;定向先进技术,领航教学改革创新;定向工匠文化,领航人才技能报国。启动红色党建引擎,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在强化政治功能、做好党员发展、政审教材教案、落实课程思政、推进产学研用上发力。

思政融在技能里,立德树人铸就人才价值取向

学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四课堂”育人:领航筑基课堂播红种子,明理修身课堂培新青马,精技强能课堂育新鲁班,笃行立业课堂塑出彩人,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建设变配合为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并进。推进“12345”模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即:“构建一套体系、融合两个课堂、搭建三座平台、整合四项模块、聚力五方主体”,课程思政聚焦专业课程育人,设置专业课堂、实训基地等,推动了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新技术价值引领,产学研用升级赋能人才培养

学校瞄准绿色低碳、智能建造、装配式等新技术发展,政行科企校协同构建“9+N”产学研用体系,成立了中建绿色产业学院、华为—慧科人工智能学院,建立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山东省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培训基地;打造“高尖端、广覆盖、有特色”的项目体系,搭建成BIM综合管理实训研发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9个;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及西部紧缺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成立10个社区学院,开发新技术培训项目30项。引入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升级改造41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技术引领、境景相映、项目贯通、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产业生力军。

鲁班文化润匠心,传承创新筑起技能强国梦想

学校聚焦行业特色,以“培养鲁班传人,建设美丽城市”为育人理念,形成了匠心文化育人模式,实施“鲁班印记进校园、匠心文化进教材、工匠事迹进课堂、鲁班品牌进活动、鲁班精神进竞赛”,以课程学习认知匠心、情境实践体验匠心、展示评选尊崇匠心、技能训练践行匠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校立足行业特点、专业特色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匠心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着重培养面向建设行业“匠人”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筑类、环保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创新实践了“价值引领、传统固基、匠心铸魂、行业塑型”的文化育人体系。

2012年以来,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一是学生培养质量跃升。学生思政素养提高,党员、入伍、志愿者人数分别增长12.6倍、19倍、3倍,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典型。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在国家技能大赛中获奖13项,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37项。

二是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与中铁十局等企业合作,及时吸收45种新技术、51种新标准、33项新工艺,转化更新217门(本)课程与教材,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7门,培养助推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受益学生3.3万余人。完成乡村规划设计21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人员培训1400多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三是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学校拥有全国样板党支部、国家教学资源库、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近30项国家荣誉,获得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齐鲁首席技师等40余项省级荣誉。山东高职高专党建工作现场会、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讨会、中国职教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职业院校党委书记论坛先后在学校召开。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花景新)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