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天津职业大学:三聚焦三坚持 推进新型思政课程建设

作者:陈浩男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2-03-28


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立足高职院校实际,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聚焦课程建设、活动载体打造、实践创新三项重点,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走出一条全新课程教学新路。

聚焦课程建设

坚持打造思政教育特色课堂

天津职业大学积极搭建思政课程教学共建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优势,与区教育部门及域内中小学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共建,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全力打造共建特色品牌。在课程设置上,聚焦新时期思政课的标准要求,积极开展精品示范课交流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天津职业大学积极探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用党史资源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天津职业大学引导思政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思政课程的正向激励作用,树立正面典型,打造“思政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特色课堂打造上,天津职业大学创新教材教法,推进思政课与时政相结合,打造“前沿的课堂”,开设时政交流群,每天分享时政内容,将学生反馈的问题在课堂集中讲解,提高思政课与实践的融合。推进思政课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打造“个性的课堂”,挖掘思政课与专业课关联点,通过与专业课教师交流,了解专业教学新趋势,以思政课教学拓展学生专业技术覆盖面,了解技术的发展历程。

聚焦活动载体

坚持筑牢思政教育主阵地

天津职业大学注重将思政课程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每学年制定思政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五育并举”提升工程,把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作为培养学生的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动专业课程开展的同时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天津职业大学通过推出各类专题活动,将书本上的思政知识点融入到时政教学中,结合各大节日推出了“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学雷锋志愿服务”“共创文明城市”“诗词大会”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将各类知识传授给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养成。天津职业大学抓住信息化教学新机遇,积极推进网上课堂建设,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网络课堂”,依托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点的深度解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解读,借助各类网上视频,以专家学者视角帮助学生了解思政知识点,实现系统掌握知识点的目标。

聚焦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凝聚思政育人合力

天津职业大学始终把高素质思政教师团队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凝聚各方合力,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校领导带头走上讲台,通过新生开学第一课、形势政策课、党课等形式,为学生上大课、讲大势,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进行专业课程辅导,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学校优化聘任渠道,通过“外引内转”,即对外引进、对内转岗,壮大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天津职业大学做实“引进来”文章,采取“跨岗位、跨院校、跨行业”的方式,聘请校外名师、行业能手、劳模等上思政课讲台,让学生们从劳模、技术能手身上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注重完善涵育机制,强化思政课教师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天津职业大学积极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开展校际交流的平台,组织其参加各类专题辅导学习活动,不断拓宽视野,思政课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在新老教师中开展“名师传帮带”活动,帮助思政课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天津职业大学除了抓好思政课教师培训提升外,还将思政知识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必学内容,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课程研究比赛等活动,思政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学科。

天津职业大学始终秉持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