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百年来,将“道、法、术、器、势”的思维变式运用于护理专业群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全方位全周期”生命守护者,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护理服务领域从疾病诊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领域拓展,急需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此,学校主动调整专业建设机制,形成了护理专业群“一核引领 三融三共 多极联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道以明向:
把握办学“指南针”
随着“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新医学模式发展,护理行业逐渐从传统的“以临床护理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学校开展健康服务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以治病为中心”的医教理念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难以满足卫生健康行业面向人的全生命周期,开展预防、诊疗与康养为一体的健康服务新要求。对此,学校采用德尔菲法分析健康服务岗位群能力结构,确立了培养具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的“生命守护者”的核心目标。2010年起,在深入分析办学基础与特色的前提下,学校制定了“以群建系”推动护理专业群建设的策略,组建了以护理专业为核心,引领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健康管理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群,明确了服务从婴幼儿、青少年、成年到老年的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母婴保健与助产、临床护理与康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全方位健康服务,塑造生命有温度、信仰有深度、人生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技能有高度“五度达成”的“生命守护者”的办学之“道”。
法以立本:
筑牢育人“压舱石”
为打通学校存在的专业壁垒,整合多方优势办学力量,学校以师资融合、课程融通、流程融贯“三融”为着力点,与70多家教学合作单位成立了专业群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基于校企协同、院校联动的开放运行制度。在牵头成立常州护理教育集团、常州护理伦理研究中心、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办学主体的利益诉求,制定了专业群政行院校协同管理制度,确立了政府部门主导、行业指导、机会均等、自愿参与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出台了《常州护理教育集团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职责》,签订了《校地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中外护理合作协议》,推行了《外聘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评选及考核奖励办法》等,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制度、经费等相关保障。
术以立策:
打造优才“强磁场”
为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改变“一张成绩单”式的终结性评价,学校以资源共享、文化共育、质量共评“三共同”为路径,建立配套实施策略,发挥多元协同育人的“集聚—溢出效应”。一是以价值观塑造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临床新标准、技术、病案、经验、体会等带进课堂,通过同课程集体备课和交互听课评课,开发贴近岗位实际的数字教学资源,创建常州市卫生行业道德讲堂、“1+3+N”志愿服务品牌和“三微”思政教育平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二是将“育人”和“育心”相结合,培育了“敬佑生命、德技双馨、依生共长”的护理专业群文化,并在护理伦理学术活动、幸福教育课题研究、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改造、专业文化艺术节活动组织、“5·12护士节”文化传承、企业文化宣讲、游学活动组织中进行渗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效能;三是针对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联合医院、高校、学生、家长、督导等建立“岗—课—赛—证”融合的考核办法,将校内项目考核、岗位任务考核、综合技能考试与执业资格考试等融入考核评价标准,开发“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多元测评量表,开展基于教学标准的多主体评价,实现“实时动态监测”和“多元反馈评价”,通过毕业生跟踪质量调查,整合课前课中课后、职前职后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器以成事:
形成强校“聚能环”
针对不同育人主体的组织和职能差异,学校与高等院校、社区、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等合作,建立基于滚珠轴承模型的多极联动机制,突破“条线育人”“单向成长”的边界,在对接学生终身发展、产业前沿趋势、健康服务需求等创新项目方面形成“聚能环”。学校与相关高校共同开展护理专业中高职“4+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和专接本、专升本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与相关社区开展常州老年市民健康教育和促进工程、健康促进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养老护理员技师技能培训鉴定与职业技能大赛,与常州市医学会、常州市康复医学会联合开展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项目,与中小学联合开展爱眼日视力检查、视觉健康咨询等活动,与江苏幸福天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与常州市民政部门、常州市各市直医疗机构联合开发《常州市养老康复护理服务指南》《常州市养老健康常识服务指南》等,构建了持续优化的教育生态。
势以立人:
撬动区域“新发展”
学校开展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临床思维和人文关怀精神的生命守护者。近3年,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70余项;毕业生全部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平均就业率达9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4%,每年“5·12护士节”,常州市表彰的“优秀护士”“十佳专科护士”“十佳功勋护士”中,70%毕业于本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区域健康服务水平的协同发展。学校与常州市医学会、常州市护理学会、常州市科协等联合开展学术研讨与科普宣传等,近3年累计受众10176人次;与西藏、新疆、陕西、台湾等地以及瑞典、芬兰等国家的多所学校开展交流学习与合作,相关事迹得到《健康报》、澎湃新闻、搜狐网等媒体报道,促进了区域居民健康教育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