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集中推出18条工作举措,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符合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好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去年,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聚焦产业发展和就业需要,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340万,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为30.4%;高技能人才总量为115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为33.8%。但是,与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技能人才储备仍显薄弱,结构比例仍待优化。为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调研课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提出18条细化落实举措,进一步加强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和支撑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主要环节精准发力,提出18条落实举措,着力强基础、优结构,扩规模、提质量,建机制、增活力。
(一)在培养方面:坚持自主培养、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政企社协同、产教训融合,从5个方面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强化行业、企业主体作用。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纳入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在本市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工作中,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要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与竞标或评比的重要考量因素。二是深化产教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重点支持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养。探索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或技工教育联盟(集团)。三是实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大力培养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发挥职业学校基础作用。加强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培训,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加大技工院校特色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五是优化培养载体和资源供给。高标准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优化全市公共实训基地布局和功能定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并定期开展技能人才研修交流。
(二)在使用方面:坚持以用为本、提质增效的工作原则,围绕用好用活人才,着力激发用人单位内生动力,从3个方面增强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一是完善岗位使用制度。瞄准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难题,支持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制度,通过企业出题发榜、高技能人才技术攻关,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对参与国家和本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给予奖励。二是强化技能贡献激励导向。发挥国有企业在工资分配上向技能人才倾斜的示范作用,技能人才的岗位工资水平参考技能水平分级确定;定期发布技能人才薪酬调查价位信息,鼓励各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策略。三是优化稳才留才引才机制。符合条件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可直接办理人才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引导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高技能人才可按规定享受住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保障服务。
(三)在评价方面:坚持机制创新、多元评价的工作原则,围绕企业需求健全评价机制,不拘一格评价选拔人才,从3个方面着力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一是健全职业技能评价制度。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建立“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大力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以日常表现、工作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支持对优秀技能人才直接认定或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二是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级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推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大型企业全部纳入自主评价机构目录;全面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征集遴选力度,打造一批具有“产业代表性、评价专业性、行业权威性、社会公认性”的技能评价品牌;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三是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推行“赛展演会”结合的办赛模式,定期举办首都“金蓝领”百行百业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京津冀联合办赛,对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在激励方面:坚持崇尚技能、营造环境的工作原则,围绕人才需求,从2个方面强化激励保障,着力破除制约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瓶颈障碍,推动实现劳动者个人奋斗与新时代首都发展同频共振。一是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健全“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北京大工匠”评选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在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表彰中的评选力度,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参加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二是健全激励机制。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为人民代表大会候选人、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人选等;选拔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到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给予高技能人才奖励。
(五)在组织保障方面: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交流合作、宣传引导等5个方面保障政策落地实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合理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人才经费、教育经费、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等各类专项资金,按规定统筹使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三是夯实工作基础。大力发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推广采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机互动等数字化培训手段以及微课程、在线直播等培训模式,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技能专家库和技能培训师资库,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四是扩大交流合作。组织高技能人才积极参与海外技术交流,支持职业学校师资受公派临时出国(境)参加培训访学、进修学习、技能交流等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国(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来京投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五是广泛宣传引导。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坚持党管人才基本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实施方案》,并对各区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加快培育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能够支撑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期末,实现首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