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周建松:正确把握“双高计划”的站位和定位

作者:周建松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   发布日期:2020-08-07


作者简介:周建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职教分会理事长。

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是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战线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认真落实好这一国家战略,实现中央财政支持的预期目标,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站位,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抓好自身内涵建设,推动高职文化建设,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世界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方案。

文章出处:周建松.正确把握“双高计划”的站位和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20(6):91-95.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到目前为止,“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56所学校(包括112个专业群)和141个专业群已经公布,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拉动下,“双高计划”建设大幕已经拉开,成绩令人欣喜。然而,令“双高”建设单位乃至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感到困惑的是:“双高计划”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到底需要多高的站位?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定位?对此,我们需要立足更宽广的视野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思考,进而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双高计划”的使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社会的认同。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党和国家一直采用面上推动和点上带动的方法,通过学习借鉴外来与改革创新自我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并实施了一系列阶段性质量工程,促进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实施的质量工程及成效

世纪之交,我国明确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抓手,不断出台措施,鼓励、支持其发展,使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这一形势下,党和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质量工程。其中,比较瞩目的是2006年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实施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及2015年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其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针上要坚持服务宗旨与就业导向,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经过三年示范校建设,100所示范建设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尤其在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中央财政引导下的专项投入形式,继续支持100所院校围绕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的质量提升成效。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制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该计划立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视角,从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等维度,以200所优质学校和3000个骨干专业为抓手,对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政策支持,声势宏大,举措不少,但由于该项目并没有纳入中央财政的支持范围,主要鼓励地方建设,总体成效受到一定影响。

(二)“双高计划”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方面工作都要有新气象,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伟战略,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新目标。这昭示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文化建设将主要从学习借鉴他国经验转向在学习借鉴基础上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新的历史时代,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下一盘大棋,为此,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而“双高计划”成为了其中十分重要的关键一招。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专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要在为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着力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在建成覆盖大部分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标准制度体系上见成效,为我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换言之,与以往的质量工程相比,“双高计划”不仅要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有明显进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融合提炼、自成一家,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模式、形成中国道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无限魅力和生机活力,让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和龙头,在整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率先突破、先行发展。正因为这样,我们既要理解“双高计划”与以往质量工程的相同点,更要登高望远,把握“双高计划”不同以往质量工程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双高计划”的站位

作为新时代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项重大质量工程,“双高计划”呼应了国务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采用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两类布局模式,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任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工作目标。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从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改革职业教育的高度精准把握文件精神。文件发布后,关于双高建设的文章和论述虽有不少,但普遍的问题仍然是站位不够高、理解不够深,我们必须基于历史担当与政治高度,进一步分析“双高计划”站位的深刻意涵。

(一)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从文件发布形式上看,“双高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直接发布的一个专门文件,但同时,“双高计划”又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下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先手棋”的关键一招。“双高计划”是“职教20条”的重头戏。2019年1月24日,“职教20条”正式颁布施行,其中第三条“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款明确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同时强调,“启动实施‘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更为重要的是,“双高计划”纳入了党中央的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2月3日公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十大战略任务中,其中第六项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这标志着“双高计划”已经纳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此外,这一方案在印发实施前,经过了中央深改委的专门讨论后通过,即“双高计划”也是纳入中央深化改革战略决策部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在2035年前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双高计划”的政治站位更高、目标要求更高、使命任务更高,广大高职院校也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高站位。

(二)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及时制定了《意见》。《意见》明确了“双高计划”的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教育部、财政部的《意见》明确了“双高计划”的使命,即通过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以带动全国职教战线的创新发展。“双高计划”是通过中央财政的重点支持,凝聚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和学校自身的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中国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和专业仅仅是一个样板,是一个龙头,我们要舞起龙头、建好样板、带动整体,推动中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双高计划”的定位

认识和把握“双高计划”的站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和战略,国家鼓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从实际出发,提出安于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的发展目标。这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大格局中研究和探索“双高计划”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明晰“双高计划”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使“双高计划”得以精准定位。

(一)基于类型特色抓实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

“职教20条”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时指出,要经过5—10年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其核心内容是质量提升、多元办学和类型特色。因此,“类型特色”无论从国家教育结构优化还是从职教质量提升角度看,都是一项基本的任务。因此,首先必须在基于类型特色打造上下功夫,立足于基于类型特色的自身建设上见成效,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自身硬”就是《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规定的“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改革发展十大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是“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必修课,是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的必答题,实现财政投入绩效的基本要求,也是“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教类型特色打造的基本点。这实际上是“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自身内涵建设。

关于职教类型特色打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双高计划”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表述,各个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全面详细制订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并结合学校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探索,一定能创造出各校经验,形成新时代中国高职教育的“百花园”。

(二)创新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说,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民的摇篮、社会的灯塔、创新的活水、真理的福地、知识的源泉、道德的高地、良心的堡垒,就是因为它是文化的酵母。正因如此,《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十分重视一流大学及学科的文化建设。《方案》建设任务的第四条就明确强调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双高计划”在“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条中,强调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条目中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然而,“双高计划”改革建设十大任务中没有列条款专门阐述文化建设实属缺憾。我们应该再向前走一步,即重视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探索建立高职教育类型特色文化,凝炼形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点专业(群)建设研究探索专业文化,培育高职精神和文化内涵,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为引领社会主义文化风尚做贡献,为中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引领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即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应该重视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探索文化治理,切实提高办学治校水平。

(三)以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

“双高计划”政策文本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作为中央财政拉动的项目,必须提升建设单位的办学治校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平,尤其是在十大任务上彰显业绩,体现绩效。然而,引领和带动是“双高计划”不可忽视而且更为重要的责任,要明确“双高计划”的目标导向,实现目标引领;要明确“双高计划”的价值导向,实现价值引领。与此同时,要明确“双高计划”的问题导向,实现类型特色构建,要明确“双高计划”的发展责任,实现发展引领。

要实现引领和带动,就必须要求“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面贯彻落实“职教20条”,因为“职教20条”代表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性和目标性要求。“职教20条”中提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多元办学格局形成,类型特色打造等,都是明确的目标,提出“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多元办学”十六字方针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的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以“教师、教材、教法”为主要内容的三教改革等,以及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等任务都是需要认真践行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要淡化身份意识,强化建设责任和引领担当。要实现引领和带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建设机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建立协同互帮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区域性十分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大。从目前情况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高职教育资源缺乏且质量不佳,因此,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和专业群,应当主动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东西结对、南北联合、全国互动的方式,在抓好自身工作目标和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携手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同类学校、同类专业一起发展,推动中国高职教育从百花绽放到千花盛开。

(四)努力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按照《意见》要求,“双高计划”建设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第二步,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回顾高职教育所走过的路,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一直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作为基本路径,其中,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均是世界上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得到了特别推崇。在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习借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国际经验是必要的,但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自信,必须按照“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以我为主、自成一家、中国特色”的要求探索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建设涵盖大部分领域具有国际先进的中国高职教育制度和标准,探索形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话语体系和理论范式。因此,作为“双高计划”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理论体系,探索建成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标准上做出努力,不仅要引领中国高职教育,还要致力于引领世界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这就是“双高计划”更新、更大、更高的使命和担当。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