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全社会合力培养人工智能优秀人才

作者:谌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0-03-11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面向社会联合印发了《关于 “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意见》是在此前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与深化。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意见》进一步明确要以需求为导向,瞄准短板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正在引发可产生链式反应的科学突破,未来很可能重构产业体系与行业形态,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发展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教育肩负着提供人才支撑、实现科研突破的关键作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所需人才,不仅仅是理论研究人才,还应包括理论与实践并重,特别是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行业特点的“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人才,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研究,企业的优势在于实践应用,只有二者紧密结合,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行业与区域的转化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技术变革的目的。但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目前还存在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参与热情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激活企业动力,让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为教育服务。

培养大量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各相关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调研,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真正深入了解企业在人才、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尤其要加大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荣誉、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措施。

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及协调作用,建立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的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和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此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确立企业参与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与义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企业权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完善立法、政策激励与机制创新,能够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作者系联想集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