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院校治理水平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治理水平提升包含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学校治理能力提高两个方面。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可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学校发展难题;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综合改革,优化人才治理环境,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机制,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治理水平
2019 年初,国家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这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 的重大举措。提升职业院校治理水平是“双高计划”十大建设任务之一,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丰富教育内涵、强化教育特色以及重塑高职院校教育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时代要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20 余年,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走进新时代,高职院校迎来四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战略任务实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期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国家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应契合国家发展和区域建设需求,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二是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提出新希望。国家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大战略调整,高职院校应在办学体制机制、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转型升级,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环境,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新科技 催生新业态,对高职院校专业升级提出新要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颠覆了传统业态,新模式、新组织、新平台、新业态对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应通过技术赋能,推进专业升级改造,促进专业群匹配产业发展形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四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 立的历史任务,对学校管理提出新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 系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规律,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提出了新时代国家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实现中国式“善治”,实现共治共赢。高职院校推进“双高”建设,就是要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多元主体合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创新学校治理 模式,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照搬基础教育学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职 业特色不突出,并存在“失灵”的情况。学校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不清晰,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和民主监督权力边缘化,管理效能低下;学校专业设置老化,课程教学陈旧;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管理不足,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难以适应现 代产业发展变化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
二、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内涵特征
治理是在民主化、信息化语境下的新型管理范式,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学校治理可以说是学校管理的一种高级形态。与传统 的学校管理相比,职业院校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体系网络化、治理方式民主化和治理机制分类化4 个特点。一般来说,职业院校治理水平的提升包含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学校治理能力提 升两个方面。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是提升学校治理 能力的根本途径,而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是完善学校治理体系的目的所在,二者相辅相成。
治理体系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外部治理结构涉及组织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内部治理结构是调节组织内部各利 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 总和,涉及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组织行为规范体系。[1] 学校治理体系是指协调学校各种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通过学校权力的配置和运作机制来达到学校各种关系的平衡。
治理能力也包含外部治理能力和内部治理能力两方面。外部治理能力是指组织与政府、社会各方共同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内部治理能力是指组织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内部事务、协调各系统相互关系与利益冲突的力量和结果。学 校治理能力是学校制度、政策的创制与输出能力以及学校内部治理、调控的功能强度、营运状况和实际绩效。[2]
事实上,提升学校治理水平首先涉及的是学校外部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问题,政府对学校的简政放权是其前提条件。“善政必简”,政府部门只有该简的简、该放的放,才能激发学校发展活力、需求潜力和改革动力。为此,政府部门应减少对学校办学的干预,尽可能放权给学校,为学校管理者释放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
三、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基本策略
提高高职院校治理水平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策略,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破解发展难题;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治理环境,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适应国家发展形势需要,优化学校治理体系
衡量学校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是否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学校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它和治理能力体现的是结构与功能关系。[3] 高职院校要对学校进行改革设计,形成目标一致、职责明晰又相互协调的学校组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评价系统,构建一个多元共治共管的局面。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抓手,建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治理结构。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时代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政治性质,关系到党在高等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学校应以此为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推进“三全育人”,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两个 一百年”伟大目标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2.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主持学校行政工作,按照学校章程管理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巩固党在高校工作中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校长负责制不仅是党的工作体系的坚实 支撑,同时也是党的领导的落脚点,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的基本依托。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在高校工作各方 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履行法人主体职责,依法治校,不断提高理性选择和决策能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3.发挥学校理事会的决策咨询作用
完善由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及其议事范围、议事规则等。为参与各方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进而通过统筹协调、沟通合作、多元互动和权利平衡,发挥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4.突出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治理地位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变化,完善学校学术治理组织的运行机制,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配套制度,统筹发挥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的作 用,确保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得到切实加强。
5.强化校院两级教(学)代会的民主参与功能
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对重大事项的源头参与和审议决策制度,做好民主管理与监督工作。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满足和实现师生员工的价值主张, 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实现决策和监督由学校领导者单方决定转变为由师生员工和社会、家长共同参与决定。
(二)适应产教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多元主体治理模式
治理模式涉及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3 个基本问题,也就是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4]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可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融合,转变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方式,推动治理模式创新,以摆脱传统的自我治理、封闭治理、单一治理的局限性。
1.创建混合所有制实体
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校,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为只有校企紧密合作,产学 研多主体合作模式、双主体育人模式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 制改革”。这种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推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模式创新,从而建立由行业、企业等多方代表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监督的董事会制度和理事会 制度,实现高职院校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5]学校 与领军企业或集团等合作,共同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的“产业学院”,让企业参股办学从而改变当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学校 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立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与行业、企业集团合作建立共同研发专业设置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的“工程师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协同的管理机制,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2.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要以企业需求为指引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学校与当地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创新创业功能的创新平台,构建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融合机制,形成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学校立足师生智力成果和咨询服务优势,依托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等建设服务平台,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学校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集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等功能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形成战略协同、组织衔接、利益共享、内容共建的校企命 运共同体。
3.构建多元培训服务供给体系
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6]依托学校特色专业群和学校办学优势,打 造适应区域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开展产业和社会急需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面对学习者多元化趋势,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建设终身学习培训基地,为市民终身学习、国家精准扶贫、对口支援等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推进职业教育1+X技能培训研究与实践,联合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互联网+教育培训”,开发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推动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 认,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水平。
(三)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职业分化的持续加剧、专业边际日益模糊、技术跨界交融不断深刻,为适应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学校要从市场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入手,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变革,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激发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
1.重构校院两级建制
学校按照编制对学校的组织机构进行核编重构。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推进二级学院整合、重组,改变既往大而全专业设置,健全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实现管理中心下移。按照“整 合相近职能、避免职责交叉”的原则,整合学校职 能管理部门,推进其职能转变,突出其服务者、协调者和监管者职责。建立校院两级的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的运行机制,明确校院两级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切实解决决策层盲目随性、执行层疲于应付、监督层缺少全盘意识的问题。建立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任用机制,推进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由“身 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改变。
2.优化二级学院运行机制
下放学校管理权力,减少学校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在明确划分职责的前提下,赋予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教科研等资源配置和管理权,保证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师聘用、绩效奖励等方面的自主权。落实二级学院主体责任,实行目标控制、分级管理、自主运行、动态考核的管理运行机制。坚持健全院务公开制度,完善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主体的二级学院决策制度和工作机制。增强学校治理的成本意识, 在学校投入和产出上获得最佳的平衡点。
3.再造跨专业教学组织
专业群建设带来的是课程、教师、实训等资源的全面重组,由此导致的跨院系、跨专业的教学团队重组、再造,这是教学组织结构的一次自我革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专业系(室、所)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再造的跨专业教学组织既可 以是新的实体专业团队,也可以是虚拟教学组织架构,是打破学校传统的专业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和模式的积极探索。它突破了传统 教研室管理模式,构建产学研体、专兼教师一体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鼓励教师追踪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前沿,聚焦发展方向,使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名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从而形成各有所长、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它完善团队建设制度,构建矩阵式管理、事业部制等弹性较大的组织形式,可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群内专业之间能够渗透和融合。[7]
4.推进学校治理智能化建设
按照“统一、智慧、安全、开放、共享”的理念, 构建智慧校园基础环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消除信息孤岛;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推进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构建一站式“教学、科研、管 理、服务”智慧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 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资源共融共通共享,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四)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才治理环境
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关键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才治理环境。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提高 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优化学校人才治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1.实行教职工分类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教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职工分类治理,是在对学校进行科学地预测与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人才资源配置、使用、培养与管理,实现教职工分类进行设岗聘任、薪酬管理、职评晋升、考核评价等。针对学校教师岗位交流静滞,人员结构性超编和结构性缺编严重,部分教职员工竞争意识薄弱,思想观念相对封闭等问题,实施岗位任期和全员竞聘改革。将教职员工按照岗位分为教师和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4 类,同步推进4类人员改革。[8]
扩大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教职工岗位聘任自主权,鼓励二级单位结合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实 际、按照编制对下级部门的组织机构重组再造、对教师的岗位职责进行再设计,同时系统设计学校绩 效工资分配方案,允许二级单位依法依规自主聘请 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在同等条件下对具有 相关企业或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经历的专业教 师优先对待。建立体现德才素质、个人资历、工作实绩的管理人员职级职称晋升制度。执行岗位评 聘和职务(职称)晋升环节师德一票否决制。
2.改进学校年度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
创新教职员工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学校年度个人和集体考核办法,以实际贡献和工作成果为评价标准。改革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引导教师面向行业技术创新和职业教育改革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合理调节各类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职工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
不同于传统的“结构工资制度”,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薪酬迭减机制”,它要求学校在工作岗位设置过程中,尽可能科学穷尽工作职责内容。学校按编设岗,根据岗位职责、工作性质和难易程度等确定新的薪酬发放方案,实现岗位职责与绩效工资的统一。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同时,建立校长绩效奖励基金,推动各单位合理拉开岗位间的校级绩效工资差距,充分发挥了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人事工作从对人的管理转到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是现代学校治理水平提升的体现。学 校要重视师德建设、团队建设、教学研究、教师科 研能力特别是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制 度和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实施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公共基础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制度。
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探索“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培养模式,通过校企互派互聘, 互助互学,实现“双师双能”。[9]面向社会和企业聘用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对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优秀高职毕业生,突破学历障碍聘请到学校任教。与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胡玲丽,张继恒.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研究—— 以构建学生主导下的治理结构为视角[J].职教论坛,2012(19):19-20.
[2]谢敏,郑哲.大学治理六要素模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8):138-140.
[3]陈金圣.重塑大学治理体系: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20-26.
[4]俞可平.现代治理体系本质特征是民主[EB/ OL].[2013-11-25].http://www.cctb.net/zjxz/.
[5]童丰生,张海峰.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路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0.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22].http://www.cdzsxx.com.
[7] [7][9]任占营.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53-57.
[8]董仁忠.公立高职院校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82-83
作者简介:
李永生 博士,研究员,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袁蕊 硕士,高级政工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招生办公室处长(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刘亚 学士,讲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