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之一)
职业教育,是时候打破成见了
半月谈记者 原碧霞
相比于前些年的落寞,如今职业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在慢慢发生转变。职业教育自身,也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职业本科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职校学生升学渠道打通,产教融合更加紧密,科教融汇成果不断出现,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种种迹象表明,职业教育大变革已经开启。
职教吸引力不断增强
半月谈记者: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改革举措。你觉得是出于什么考虑?
黄辉(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包括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培育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增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形成与产业布局适应、与地方政策协同、与社会区域结构匹配、与人的全面发展同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和质量,正当其时。
半月谈记者:近两年,不断有关于中职生逆袭硕士、甚至博士的例子曝出,引起各方热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长、学生长期以来对“上了职校,就没了未来”的刻板印象。是不是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升学“断头路”已经打通?
聂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进入新时代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职校学生升学渠道被打通,升学机会大大增加。职教高考试点多年,现已正式写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高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技术大学可以为中职毕业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中职学生升学基本上不存在障碍。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3+2专本贯通等方式继续接受本科教育。可以说,即使上了职业院校,学生想要升学出路也很多。
半月谈记者:不少高职院校的老师反映,学校招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分数超过了本科录取线,却选择了职业学校。在山东,近3年高考招生中有10.74万名学生达到本科线却选择了高职。
聂伟:这正说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不仅是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招生形势更好,有些学校的招生分数线甚至远超当地普通本科院校。我认为,职业教育被学生和家长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它的教学更“接地气”,与市场、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学生学到的东西更加实用,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工作需要。
这些年来,为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许多职业院校一直在主动应变。比如,通过实施“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紧贴企业生产实际,让课堂和生产线联动起来,把实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融合起来;又比如,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融入课程,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等。
“一体两翼”深化产教融合
半月谈记者:在地方采访时,我们发现不少职业院校与当地大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有学生开玩笑说,学校“把真汽车给我们拆着玩”。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立教之本,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整体状况如何?
聂伟:国家层面决心和力度很大,不断高位布局,推动产教融合进入一个新阶段。2023年,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山东、广西、黑龙江等省份联合发文,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心下移。不仅如此,触角还进一步延伸到市域层面,以及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县域,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同时,聚焦国家重大行业,特别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
黄辉:以上措施被称为“一体两翼”(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核心举措。目前,国家层面已公布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和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各地各行业自主建设的联合体、共同体超过1000个。
“一体两翼”最大特征就是汇聚了政、行、企、校、社各方力量,特别是激发地市政府和行业头部企业整合资源、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块”和“条”两个维度发力创新机制,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参与程度大大加深。
邱懿(教育部职成司教学处副处长、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挂职副校长):去年7月,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轨道交通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学校是中国中车集团直属的职业院校,常州又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这一制度设计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聂伟:当然,产教融合依然需要直面并破解政策边界不清、跨部门协同机制不畅、对企业经营需求重视不足、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困难、优质产教融合资源不均衡等关键问题,“一体两翼”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瞄准重点产业,深化专业课程改革
半月谈记者: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代命题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面向未来,职业教育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聂伟:最重要的是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适销对路的就业技能。现在职业院校的专业,已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一体化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3年来每年动态增补,今年又对专业进行了调整。从教育部公布的备案和审批结果来看,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与2023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调整幅度堪称“大动作”。
面上的改革和点上的探索同步进行。2023年,教育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6个重点领域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尝试瞄准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需要,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数字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项目,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服务力。
半月谈记者:社会上有一种成见,认为职校学生毕业后就是“进厂拧螺丝”。专业课程改革后,这种成见能否改变?
聂伟:“进厂拧螺丝”代表一种低端的、重复的、缺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在许多人的固有印象中,职校毕业生就是干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并非如此。尤其是专业课程改革后,全新开发的课程,都根据产业技术革新和迭代升级需要,依据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充分融入了生产一线的最新技术、最新工艺、最新设备、最新方法等,很具创新性和前沿性。
比如,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此次专业课程改革在原来已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测试等课程,形成与产业链相对应的课程链,而且这些课程承担的试点学校又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与产业的区域分布相匹配。学习这样的课程和技能,学生学到真本领,就业前景广阔,人们的成见自然会慢慢改变。
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之二)
是行业大咖,也是职校老师
半月谈记者 陈席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教育的“金师”何来?中国中车集团直属的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常铁校”),通过校企共建“行业导师库”蹚出一条新路。
“作为中车集团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我们不仅招收初中毕业生,还是中车的培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训基地,‘三位一体’。”常铁校校长陈永平说,去年7月,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这里成立。
共同体发展好不好,关键看人。一些地方的产教融合出现“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双边人员未融通是主要卡点之一。
在这方面,常铁校背靠中车,具有天然优势——集团子公司遍布全国,拥有9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23名“全国技术能手”、1100余名“中车技能专家”以及5000余名高端技能人才。
常铁校出台了《高铁工匠、技能大师管理办法》《校企人员双聘管理制度》,将上述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学校的“行业导师库”,明确学校根据课时、岗位、项目向企业导师支付报酬,企业则将职工在学校的兼职收入纳入薪酬管理体系,校企之间人员流动路径就此打通。
陈永平告诉半月谈记者,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名专家参与实际教学、兼任产业教授。常铁校持续从中车引进“高铁工匠”,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8%。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巾帼电焊工、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全国劳动模范、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张忠,都是“行业导师库”中的教授级“大咖”。
在35岁常铁校教师巢杰看来,自己求学、工作、从教的十多年生涯中,张忠老师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
“张老师在‘和谐5型’机车上突破药芯焊丝应用难关的故事,令我佩服不已。”巢杰回忆,“张忠老师给我们传授的不仅是手上的技艺,更给我们扣好了‘第一粒扣子’,他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坚守一线的经历,还教育我们要理解焊接对国家制造业的重大意义,让青年学生端正思想认识。”
巢杰2010年毕业后也加入到“和谐5型”机车的制造工作,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回母校担任智能焊接专业教师。
回学校任教不等于离开生产一线。根据中车集团要求,各子公司以不低于岗位总量的2%设置实践岗位,以满足常铁校老师寒暑假进厂实践需求。老师们与企业技能专家共同研究车体焊接工艺、牵引电机转轴加工等实际问题,一些科研成果也有机会迈出实验室,在车间开展中试转化。
今年4月,张忠被续聘为常铁校产业教授,为了将技能大师的独门技艺更好传承下去,校企双方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由张忠等技能大师领导教材编写。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去年,教育部等4部门修订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怎么聘”“怎么管”“怎么教”。在此基础上,今年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会通过了《企业人员兼职院校教师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了院校、企业、受聘者的权利、义务以及聘用、管理、考核、退出全流程,鼓励共同体的校企成员单位深度共融。
常铁校也将在“行业导师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高职、本科贯通式办学,发挥“三位一体”的信息、资源、平台优势,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单位加强协同,合力培养创新型、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多些行业导师,少些“双门”教师
邱懿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在职业院校,高质量的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能够实践操作,还要具备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敏锐的捕捉能力。当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虽然已达60%,但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从校门到校门的“双门”教师较多,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用工实际需求,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职业院校应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校企联合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以教师为突破口,带动专业、课程等其他关键教学要素的提升。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首个国家轨道交通共同体,在提升师资实践能力上建立起“行业导师库”制度。“行业导师库”就像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传动轴”,校企共同积累教学经验,孵化教学成果,加强行业导师之间交流,促成教研与技术实践成果转化,有效调动了双方积极性。这一做法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鼓励企业和学校联手搭建本领域“行业导师库”,根据双方需求,因地制宜探索行业导师定期到学校兼职任教、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路径,建立薪酬保障、岗位设置等常态化运行机制。(作者系教育部职成司教学处副处长、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挂职副校长)
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之三)
“我的实训设备是真飞机”
半月谈记者 俞菀
“我的实训设备是可以飞的真飞机!”在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维修培训中心整机及部件维修实训车间,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同学正在上《专业导论》课程,眼前是一架波音747飞机,不少同学将上课照片上传至朋友圈。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创办于1994年,是教育部批设的首批高职院校之一,目前共建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000余个。
走进学校的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各类专业实验室、培训中心内,器械装置琳琅满目。B737-400、米-II、PA28、R44飞机、波音737NG、罗宾逊R44飞机……30多台套各种型号的飞机、发动机停放在草坪和专门建设的机库内。
“我们与今飞集团共同成立了校企实体化公司,搭建实体化产教综合体。”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章跃洪说,近年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项目从模拟生产向真实生产跃迁,教学场所在“教学车间、仿真车间、生产车间”之间按需轮换,加深学生真实生产和岗位的职业体验,迅速形成岗位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除了实训基地,教材紧跟技术创新和企业需求,也是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一大法宝。
翻开该校数字化211班级《机械零件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材,一个个产品鲜活呈现在课本上。“我们的教材都是以企业真实产品为教学内容编写的,并且会随着企业的生产任务变化定期更新教材内容。”数字化211班级学生陈施怡说。
在课程开发上,学校针对不同专业特征,探索契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模式。
比如,医护类专业通过建设校内基地临床化的“仿真医院”和校外基地教学化的“临床学院”,建立“院中院”医教协同平台,基于临床岗位工作过程开发系列项目化微课程,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开发“嵌入式”系列主题小课。专业技术课程嵌入“综合任务小课”、临床实习课程植入“专科研习小课”等多类型“课中课”,实现教学与临床情境一体、资源互补和任务衔接。
“在突发事故救援中,医务人员必须排除干扰,冷静判断,按照患者受伤的轻重程度分级施救。”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院-临床护理学院护理2116班学生钱越芸说,在急危重症救护实训课上,急救专业知识马上运用到了“车祸患者抢救”的情境主题小课中,“一部分同学扮演受伤者,一部分同学扮演救护人员,还有一部分负责场外观察点评。喊得越响的人,未必伤得最重”。
学校还不断强化“课程适应性”理念,强化产业新技术和企业新岗位对教材内容的充分融入,强化新技术应用场景在教学生态中的全面呈现,强化行业企业在教材内容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如通过构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智造指数”评价体系,形成“训产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项目串接,学研互动”课程体系;打造“生产导向,即产即学”园区课程。
“我们立足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需求,适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强化技术技能融合交叉,推动专业的现代化改革。”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说,学校正努力打造“学校+企业、车间+教室、教师+师傅、学生+技术员”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形成“技术发展-产教融合-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课程改革,要让学生有“学头”
王振洪
职业教育改革,改到实处是课程。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不少职业院校课程应用性不强,部分职业教育课程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关联不紧密。
具体表现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停留在形式上,课程内容没有及时融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产教对接的课程体系没有真正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匮乏、更新缓慢,导致学生技术能力与岗位需求不一致。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有力抓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要让学生有“学头”。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特征是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建设方向。
为此,职业院校应紧密对接技术融合化发展、对接企业生产化现场,打造技术前沿课程、技术交叉课程、产科教高阶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采取真实项目、真岗真做的教学形式,将产业链中的技术资源要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建立一整套以教促产、以产助学、产学互动、学研结合的教学体系和育训模式,切实提升课程与新兴技术、新型岗位的匹配度。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从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对接出发,以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新技术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开放型生产实践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性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重塑“即产即学、即研即练”教学形态,形成产教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推广和启发意义。(作者系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之四)
在职校搞科研,有啥不一样
半月谈记者 袁秋岳
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四川工程”)的四川省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该校特聘教授陈晓慈,正在指导团队设计一款3D打印增材制造的齿轮,与传统工艺相比,这种“一次成形”的齿轮可节约25%以上的原材料及80%的加工工时,“我们正在申请专利”。
事实上,陈晓慈负责的这个实验室从201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拥有20多项专利。“我们不是要培养科学家,而是要培养能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陈晓慈说。
四川工程位于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德阳,依托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气等企业为龙头的千家重装制造业企业集群,培养输送懂技术、精技能、敢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
陈晓慈介绍,学生一毕业就“很抢手”,以二重集团为例,几乎所有生产线上的班组长都来自四川工程,85%的操作者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
今年68岁的陈晓慈投身这所职业院校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建设,便是看中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科教融汇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也要科技创新,其研发的核心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需求,相比普通高校科研,“是更接近工程一线的新质生产力技术”。
2007年,中国二重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独立建造世界最大的八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学校同步跟进,联合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解决了“世界之最,谁来操作”的难题。八万吨大型模锻压机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为数十个航空重点项目生产了关键零部件,其中,为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试飞机提供了980余件承力构件。
多年来,四川工程开放学校大门,积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现实需求,与企业紧密合作承接工程项目,以真实项目、真实案例、真实场景联合培养师生,进而与企业联合攻坚核心技术。“学校恰逢其时地用产教融合解决了生存问题,用科教融汇解决了发展问题。”陈晓慈说。
目前,学校已建成以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为核心和6个创新中心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协同创新,为重装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一站式”人才供给和“打包式”技术服务,成为区域装备制造创新链的重要支点。
科教融汇,职校有独特优势
肖峰
科教融汇,不仅仅是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更是科技与教育的融汇。
职业教育全面落实科教融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能力、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许多职业院校与产业一线长期密切互动,既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痛点,又汇聚了较多实践操作型科研人才,在科教融汇上有独特优势,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在科教融汇上进行许多有益探索。
四川工程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推进科教融汇:一是引入优质资源,打造高水准、多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二是强化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与实践项目;三是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与支持,促进成果产出;四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五是完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体系,促进各环节有效衔接。
这五个举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科教融汇的有机整体。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情况不同,职业院校在推进科教融汇时,需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让优势真正聚合,双师切实互动,研发精准用力,资源高效转化,制度科学合理且能落地执行。如此,才能达成科教融汇的良好效果。(作者系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
职业教育开启大变革(之五)
港口“黄埔军校”这样炼成
半月谈记者 张力元
点击一下鼠标,上百公里外汽车码头上的自动导向车便开始运行;头戴VR眼镜,就能从模拟器中看到1:1还原的港口场景;显示屏环绕,惊涛骇浪、大雨滂沱煞是逼真,船舶在学生的控制下平稳前行……这是山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远程实景互动教学区的几个场景,置身其中,好似身在“无水港口”。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港口工人的黄埔军校”。建校49年来,为全国港航业培养了7万余名优质毕业生,每年为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5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超10万人次。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学校始终坚持的“立足港航,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及把 “校区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的办学诀窍。
一艘艘巨轮抵达或驶离,一箱箱货物装船卸运……这是青岛港的繁忙景象,也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操练的真实环境。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灵山湾的区位优势和企业办学体制机制优势,以“服务全国港航业,融入区域经济”和“校港共融共生,产教深度融合”为重点,让码头成为实习基地,作业现场成为教学课堂,生产机械成为操练设备,专业人才成为指导教师,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
“青岛港生产视频信号及海上雷达信号都接入到了教学区,教师根据日常需要选取作业场景开展教学,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直观了解港口作业流程,监控作业状况。”该校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课教师高娟说。
“前阵子,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为学校投入原值600多万元的32吨叉车、55吨轮胎汽车吊等大型设备,无偿划转价值80余万元的教学备件等。学生看到这些‘大家伙’很兴奋,争着抢着要操练。”实训教师王立国说。
据介绍,学校始终坚持校港一体、工学结合,不仅将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研发的自动化码头“氢+5G”、AGV循环充电等12项全球首创技术纳入教学过程,还共同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7个,共建港航工匠教学实践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0个。
为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通,学校聘任179名先模人物、大国工匠为客座教授、产业教授,每学年授课不少于40课时,建立“校企员工互通、专兼教师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5个。目前学校港航类专业专任教师超过90%有港口一线工作经历。
“北起丹东港,西南至防城港的全国沿海沿江各大港口都有我们的毕业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298名员工中,我校毕业生占62%以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纪伟说。
产教真融合,学生才长真本领
徐国旺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根本途径是产教深度融合。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服务全国港航业,融入区域经济”和“校港共融共生,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具体来看,一是坚持开门办学,努力缩短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的距离,跨领域组建师资、优化资源,打破教育孤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走出去,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
许多职业院校可能无法像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这样深耕行业,但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布局是可以做到的。关键要全力推进校地合作,自觉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从中找准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力点。(作者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