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要将“h”变“H”——委员共议: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作者:朱英杰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2024-03-20


“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论述,激励广大职业教育人要更加奋发有为。同时,在全国“两会”现场,该句论述也引起了广大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烈关注与讨论。

“职业本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根植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玉清开门见山。

既如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张玉清回应表示:“其主要特征在于构建全链条、有内涵、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天花板,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出彩机会!”

张玉清认为,在谈论职业本科教育问题时必须明确: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有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家国情怀、掌握适配专业知识的高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大国工匠精神,是与产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最直接的教育。产教融合是它的最基本特征。同时,依据目标所制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产训条件等都有所不同。”

“职业本科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创造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应有之义。但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本科学校规模还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拜文汇对张玉清的观点表示认可,并随即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作为首批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是我国当前仅有的33所职业本科大学之一。

“三十几所职业本科大学与近1500所高职(高专)学生的巨大升本需求相差甚远,应有不低于300所职业本科院校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张玉清补充说。

在2022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职业教育的“平等地位”还面临诸多挑战。委员们认为,做好职业本科教育工作,是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

“现在的教育体系像一个小写的‘h’,普通教育体系如同‘h'左侧的长竖线,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体系相对完善。但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还比较低,通过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可以推进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延伸,让小‘h’变大‘H’,促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完整体系,其中也需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发展。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把‘H’中间的‘横’做好,让孩子们能基于自身所长有针对性地学习发展,可以灵活地进行不同教育类型的转换。”拜文汇解释道。

“‘推进职普融通’是党的二十大部署的重要任务,关键是要突破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之间的壁垒,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立刻回应以表示认同。

“其实任何教育类型、任何教育层次都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既要关注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对接社会实践。只是不同教育类型、教育层次侧重方向各有不同,进而培养形式和手段不同。职普融通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让学生做到兼顾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又能基于自身所长,灵活有选择地转入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更充分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价值。”李孝轩说。

讨论越来越热烈,委员们凝聚共识也开始为未来的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要增强职业教育的‘适配性’,基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做职业教育。”张玉清的话掷地有声。“要鼓励一些动手能力特别强但是又需要“适配”知识做基础,符合条件、急需的专业先升格为本科教育,如航空制造、航空维保、航空服务等专业等。同时要尽早谋划布局职业本科与具有硕博点的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以满足高速发展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职业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密切与市场、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根据日新月异的产业走向,不断丰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李孝轩表示还应强化职业本科教育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在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完善质量监控评价标准。

委员们认为,找寻教育初心,把握育人本质,这是各种类型教育都在着力完成且必须完成的使命。职业教育责任重大,势必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打开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纵深通道。

“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点,但不是终点。”“我们要在坚守职业教育侧重实践、侧重动手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等人才培养实践,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真力量’‘硬实力’。”委员们共同表态。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