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日期:2024-03-13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需求?本刊邀约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畅谈职业教育发展。本期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副主委、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同志。

记者:郑委员您好,在政协提案中您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提案的考虑和背景?

郑亚莉: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深刻阐释。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是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表扬和肯定,也是打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具体行动。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其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支撑。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时强调“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设立“中国工匠日”,对于加快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这对劳动者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浙江省“新春第一会”提出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营造有利于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成长的社会环境,让劳动者拥有自己的节日,感受到因为技能而使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记者:在具体操作层面,您有哪些建议?

郑亚莉:我建议:一是人社部牵头推进“中国工匠日”设立。调研发现,“工匠日”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劳动者的抓手,杭州、苏州、咸阳、青岛等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地方或企业的工匠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因存在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影响力和传播度。因此,亟需在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规范活动开展等。建议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协同进行调研论证、工作推进。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有利于工匠成长的相关的制度支撑。

二是积极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从普通工人到中国工匠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个体、企业、行业、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时间、平台、制度等的有机配合。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与激励等全链条发展,由人社部牵头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一是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配套制度,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二是以“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精神作为劳动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引导广大劳动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更好发挥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大力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以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为契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建议以院校为主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