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工程教育始终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相连,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为“工程师”培养的主阵地,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承担着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提升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教育质量,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工程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工程行业适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因行业需求而生,因行业发展而强,在工程行业领域中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和服务面向,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研支持。坚持“四个面向”的原则,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坚守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长,明确并坚定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为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顺应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行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新变化,培养出适应和引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新型人才,是当前提升行业特色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行业特色高校的工程教育应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对标国际工程教育发展前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对接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置
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与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更加重视工程人才自主培养,形成国家科技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应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对标产业需求和行业标准,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注重学科建设和科研投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进步的同时,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应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积极吸纳行业内的专业机构、企业、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到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当中,从多个角度对现有课程进行系统优化,增加符合行业需求的内容,削减过时或与行业需求不太相关的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操作和体验。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行业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将当前需要攻克的行业技术难题融入课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解决实践问题、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协同育人合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特别需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协同育人合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在应对当前行业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和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难题时,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应努力突破传统的高校单一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掘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领域,并与政府、企业的相关科技需求相对接,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共建模式,切实提升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整体效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改革创新、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加强工程类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在坚持自主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视野;引入有丰富工程行业经验的企业家或行业导师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工程类专业授课教师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际操作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业务指导。专业课教师既要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提高专业课讲授水平,还要努力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鼓励广大教师潜心育人、躬耕教坛,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王庆洲 杨兆山,分别系东北电力大学副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