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凸显类型特色的本质要求,是国家战略层面确立的基本教育制度,肩负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使命。作为诸多产教融合模式中的后起之秀,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发展布局中的位置越来越向核心地带靠拢。相较于传统产教融合模式,产业学院的优越性在于其组建和运作是基于交汇并行的双逻辑主线,即产业逻辑和教育逻辑,因而能在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合作内容上形成产教的深度融合。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长久以来教育逻辑占据着产业学院研究和实践的主流。在研究层面,学界尚未就产业学院内涵达成共识,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产业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是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或是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等等。尽管看法各异,但均显示出强烈的教育立场。从实践层面来说,产业学院的组建、运行以及成效评价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主体利益视角下开展的。可以说,在产业逻辑下有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研究与行动依然缺乏。
根据前程无忧在2022年发布的《职业教育人才(专科)求职意向和状况调查》,专科应届生就业的最大症结是结构性不匹配,即岗位选择方向和用人市场供需存在错配。在专科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中,算法类、产品类等高新技术产业岗位的求人倍率远高于生产类、市场推广类岗位。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钩,可见,仅仅依靠教育逻辑并不足以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实体化育人模式,产业导向是其原生属性,因此,有必要在产业逻辑下,从产业结构形态、产业集聚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对产业学院的沿革、模式和定位进行重新梳理和审思。
一、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学院发展沿革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表现为三次产业之间及内部构成与比例关系的变化,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和转移,以及不同时期产业政策的运用。产业结构影响经济模式,并对职业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产物。也正是在适应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产业学院完成了从最初萌芽到正式形成、深化发展的过程,并实现了从教育逻辑到产业逻辑的转变。
(一)产业入场:产业学院的理论想象与实践萌芽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期,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因而出现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和“经济过热”。学者覃晓航认为面对产业结构的剧变,应单独设立产业学院并建设对应专业,以促进地方产业、企业和劳动者转型。可以看到,一方面,产业学院的初始概念虽然更多指向终身教育的技术学院,但在具体设计上已将产业作为逻辑起点。另一方面,针对第二产业内部加工业与基础产业比例失衡的问题,国家开始重点扶持支柱性基础产业,推动了资金密集型产业扩张和投资体制变革,学校受此影响开始主动引入企事业单位投资,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企业参资办学的“产业学院”。根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此时的产业学院主要是投资体制变革的产物,企业并未真正参与教育教学环节,仅提供资金支持,但混合所有制在此后产业学院的建设中得到了沿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产业变革,全国多地开始创办校办产业,这是一种学校主导、主张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如,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将产业体制引入校内,使其在法律地位上类同于现在的二级学院,主要功能是实践教学基地。校办产业只在学校建设层面进行“教产结合”,而未在育人层面“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程度尚低,但已颇具产业学院雏形。
总体来说,在这一阶段,职业教育对第二产业的快速扩张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积极回应从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产业学院的萌芽,二是产业逐步进入教育场域,且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依发展的。但也需注意到,在产业学院萌芽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学校是唯一主体,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产业以被动姿态进入教育场域,其功能根据学校需求呈现从局部走向整体的递进发展;三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需求,学校的行动开始具有产业视角,而由此形成的部分体制机制为产业学院后续孵化和最终落地提供了经验。
(二)产业在场:产业学院的政策孵化与行动破壳
自2001年开始我国市场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产业结构特点为: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要求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和高端化。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尤其加快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并以校企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等体制改革创新来提供保障。该文件明确了企业作为职教育人办学“在场者”的身份,与职业院校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结,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既定方向。如,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遵循政策指引与企业合资共办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产学研基地。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形态加速了产业学院的孵育。
200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方向,强调产学研合作,尤其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被列入“鼓励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文件从产业方推动了校企更为紧密的合作,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以校企双主体身份在课程改革、人才共享、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并谋求制度化、体系化、理论化的更高层次。2006年,基于前期合作以及战略制定,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同创建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学院,这被认为是我国产业学院的首次真正落地。
在产业学院从孵化到破壳的过程中,产业逻辑日益显化,企业的主体性逐渐强化,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演进从两方面施加了影响:一是产业政策与教育决策合力,使企业代表产业系统成为职业教育主体之一,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推动产业从需求出发主动深入教育场域,由此孵化出校企双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决定了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产业学院成为对接人才工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这要求产业和企业在育人行动中必须“真实在场”,而不能只“走过场”。但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学院的落成和运行均在教育主场,这使产业和企业的功能发挥和权责履行受到限制。
(三)产业主场:产业学院的燎原之势与模式之变
产业学院并非甫一落地便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而是随着工业化后期现代产业体系的推进得到充分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井喷和模式上的多变。2010年,我国开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科技和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产业整体发展层次必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低质量向高质量转变。职业教育再次通过产业学院应对产业变革的要求,如,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更好地服务中山市“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下的模块经济,积极响应从依靠能源、资金向依靠技能人才、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转变的产业集群升级需求,在2013年于四镇分别创建灯饰、工商、电梯和服装四大产业学院。
专业镇产业学院模式的开创从三个维度拓展了产业学院的发展空间:其一,开启了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形态的产业学院模式;其二,充分争取产业外部环境的支持,开辟产业学院“校—企—政—行”多元主体合作模式;其三,创新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以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保障其开放性和协同性。可以说,产业学院的探索和发展对产业逻辑的感知与运用愈发强烈,这也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进行深度交融的重要表现。201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肯定了产教融合的地位,明确提出设立产业学院以强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性作用,强调教育在各项经济、产业政策中的优先位置,这在政策层面点明产教双方主客场位置已到交换时刻。
2019年,产业学院被列为“双高计划”中衡量校企合作水平的必要评估指标,产业学院成为高职院校战略布局中不可缺失的一环。2022年对全国37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八成以上都开展了产业学院建设,全国产业学院数量呈现燎原之势,并等待更多的变式到来。
从被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转向主动追赶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从产业服务教育、校企共同建设的教育主场到教育配合产业的产业主场,产业学院的发展过程亦是产业逻辑不断强化的过程。这也充分证明了产业学院来自我国职教实践、产教融合的自我探索,并非简单的舶来概念。但作为产业学院后续发展的主场者,产业的主体性特点和功能还未在实践中充分显示,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掘产业逻辑。
二、产业集聚演化与产业学院模式选择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集聚,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演化为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集聚形态。高职院校在选择产业学院组建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所面向产业的集聚形态特点,利用优势并弥补不足。
(一)产业集聚专业化下的产业学院模式
产业集聚专业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单一主导产业形成的集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增强了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不同企业通过模仿、交流、竞争进行知识再造,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创新效率;第二,完善了区域内的产业链,上下游衔接降低了技术成本和生产成本,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为区域内提供了集中且庞大的劳动力市场。这些特点展现了产业集聚专业化与“1+N”或者“1+1+N”的产业学院组建模式的高度匹配,前者指由1个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中N家中小型企业合作,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行业协会。在产业集聚专业化下,这两种模式都能使产业学院更易捕获因知识溢出效应而不断更新的行业创新点。一是因产业资源整合而获得更全面的行业信息和生产资源,从而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二是因完整产业链而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岗位,强化职教服务产业和社会的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可能会担心由于参与产业学院建设而增加的知识外溢的风险,如信息泄露、创意剽窃等,从而拒绝合作或仅进行“走过场”式合作,这其实是产业集聚所造成的问题。在产业集聚专业化地区,企业通常更习惯通过以血缘、地缘、宗族、社交等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本,但因为缺乏规范与制度的保护,这种自然信用机制容易在低成本的背信行为下陷于崩溃。因此,产业学院必须建立制度性信用机制来免除这一风险,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以契约关系代替人情关系,产业学院的多方主体需就合作的目标、方式、过程等以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进行确认,并成为产业学院运行的正式制度,以契约精神代替原有集群中“熟人社会”的人情交易,规避因产权关系、利益分配、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信任危机。二是以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尊重和保障产业学院合作“股东”的意志与权利,定期公开产业学院治理状况、成效收益以及相关产业信息。三是以第三方机构制衡校企、企企的信用交易,积极引入行业协会或政府机构等授信方,提高合作中破坏信用秩序的成本。既可以直接采取“1+1+N”的模式,使第三方机构以合作主体的身份直接担任产业学院的管理、决策职能,也可邀请他们以“场外人”的身份对“1+N”产业学院模式中的校企合作进行监督。
(二)产业集聚多样化下的产业学院模式
产业集聚多样化是指围绕一定区域内的多元产业形成的集聚,但这些产业通常具有密切关联。这一形态的典型代表为浙江的模块经济,以绍兴地区为例,该地区集聚了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在同一产业链中或属于延伸产业链的多元产业。当集聚程度较高时,产业边界交叉重叠强化了异质性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产业之间知识、技能互补的可能性,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产业集聚多样化的区域内,以“N+N”(N≥2)模式组建产业学院有其必要性。该模式指由区域内N所高职院校和N家企业共同合作组建产业学院联盟,意味着多个专业群或专业与多个产业进行对接,这就使产学研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地覆盖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产业学院联盟所打造的开放式创新环境,促进了异质性资源的流通、整合、创新和再生产,使该联盟中的产业相较同类产业更具有竞争性,也使该联盟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更具优势。
然而,产业集聚多样化也增加了知识吸收的难度,这是产业学院合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处的知识吸收主要指集聚中企业对异质性知识溢出的吸收,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牵动产业链的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产业集聚多样化区域内,聚焦不同产业的企业在行为规范、制度体系、知识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壁垒和障碍,企业并不能直接通过引进或者模仿技术来提升创新水平。但亦有研究指出,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对提升吸收能力有莫大的影响,投入也包括进行一系列研发合作。这为在产业集聚多样化地区开展产业学院合作提供了契机,而产业学院也应担当起提升研发水平、促进资源流动以及提升知识吸收能力的责任。基于“N+N”的产业学院联盟模式,可从以下方面推进。
一是以产学研一体化助长共生利益点。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水平是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根本立场和利益诉求,优化人才培育和技术研发是校方加强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和关键着力点。为此,要加强产业学院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使校、企双方原有的内循环能够以生产、教学、研发的共生利益点依托产业学院进行嫁接,最终形成流量均匀、流通顺畅的产学研外循环。二是以常规性交流机制打造开放性创新环境。知识的壁垒是产业学院联盟建设的一大难点。这里的壁垒既包含多样化产业与专业之间,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编码知识的隔阂,即一种跨学科的、必须要由专业人士解码的具体知识;也包含常见于非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缄默知识,即一种难以直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默会和积累的隐含知识。而知识的流动亦是人员的流动,产业学院联盟应当建立起常规性交流机制,通过企业师傅参与教学、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技术人员定期研讨等人员流动,打破校企、企企、校校之间编码知识与缄默知识的壁垒,打造开放性创新环境。三是以内、外生因素共同增强联盟的稳定性。由于各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竞争和博弈关系,产业学院联盟的地位与功能有可能在复杂利益关系下被架空,为此,要充分发挥内、外生因素的作用。一方面,联盟可借助政策工具等外生力量在短期内确定其在产业集群与院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联盟须发挥其知识外溢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内生力量为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三、产业战略演绎与产业学院定位再塑
(一)产业学院应成为产业布局的抓手
产业演化理论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可分为发展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从相关研究与实践来看,面向处于成熟期的大产业建设产业学院是当前的普遍选择,也有学者建议组建产业学院的时机至少应在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进入成长期之后。但需要注意到此类观点只适用于区域内产业学院所面向的产业集群是在市场规律下自发形成的情况,当其面向政府布局形成的区域产业集群,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产业学院的组建宜早不宜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牢牢掌握这一信号,职业教育需转变以往追赶产业发展的局面,在产业布局初期就主动出击,以产业学院为抓手,形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同频共振,甚至引领发展的态势。此外,旧产业的衰退期亦是新产业的初生期,产业学院同样需要成为产业升级换代的领航者。作为“布局者”的政府机构应立于教育之外重新认识产业学院的地位与功能,充分运用政策工具,积极引导、参与合作组建产业学院,使其成为区域产业布局战略的一部分。
(二)产业学院应成为技术创新的联盟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进行了一体化战略布局,并指出创新居于核心地位,这要求必须有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企业是主体,产业是载体,产业技术是重要内容,产学研融合是关键路径。“十四五”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力度,并通过立法保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协同推进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产业学院作为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交融的产物,具有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天然优势,理应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者。从联盟主体来看,产业学院将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研究机构确立为契约式合作伙伴,在保障企业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了多主体协作基础。从组织运行来看,产业学院采取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以完整的组织架构,由多方主体共同治理,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从成果产业化来看,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良性生态,使知识、技术和人才得以顺畅流通,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突破性产业技术和共性产业技术提供有效支撑,极大缩短了从理论、技术到产品、产业的转化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产业学院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促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另一方面,产业学院也需坚守教育逻辑,这是单纯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所无法替代的,亦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三)产业学院应成为产业信息的基站
2022年4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式被确立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更大范围内的生产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主要依赖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畅通产业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实现生产、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同步。因此,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媒介,需在仅为生产服务的传统角色以外,进一步挖掘潜力、开拓功能,进行“产业信息基站”的重新定位。从现实空间来看,产业学院具有覆盖其面向产业集群的所在区域信息的基站能力,能够接收来自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构的信息,定期汇集与交流产业及产业政策最新动向、人才培养动态、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沿情况,从而减少区域内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教相隔阂造成的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风险,以保持产业集群的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可为空间来看,产业学院需加强跨区域的联络,以产业信息基站的身份实现联动和协作,从而达到产业信息区域互通,全国联通。使企业能在更大范围内了解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技术现状,使职业院校能对专业建设、教学实施、人才培养进行跨省域的比较与学习,使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能够以更宏观的视角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做出适当的决策。
(四)产业学院应成为产业人才的枢纽
从我国政策布局来看,建设技能型社会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两条交叠的发展路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技能型社会,未来的产业人才将面临更高的技能要求。出于经济视角的传统产教融合模式,如订单班、顶岗实习等,因只能满足个别企业即时的快餐式劳动力需求,而无法回应区域内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难题。产业学院为此提供了一种解答思路:产业学院可成为技能型社会产业人才的枢纽。第一,产业学院需巩固完善当前职业技能的学校教育功能,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准和人才培育水平,准确对接市场需求,为区域产业提供人才储备。第二,产业学院需积极开展培训服务,根据政策导向,面向区域产业的动态发展需求,为合作主体的在岗产业工人提供定向职后技能培训服务,同时反哺教学和研发。第三,产业学院应从狭义的教育、研发、培训机构转向广义的人力资本开发组织,除了承担学校教育和学校后教育的职能以外,还可以通过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开通技能资格认证渠道。从产业学院人才队伍中遴选建立专家库,颁发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将产业学院服务人群由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转变为面向区域技能劳动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