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刘景忠: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成为风尚

作者:刘景忠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9-10-09


只有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德育、劳动、实践等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助力广大青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选手成绩优异,共获得16金14银5铜和17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表示热烈祝贺并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技工教育的殷切期望,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改善环境、营造氛围等方面狠下功夫,激励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要把光荣使命变为现实担当,必须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开创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应该看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社会地位被轻视、类型特色不明显、办学模式普教化等突出问题,从而导致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精神缺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严重后果。因此,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彰显类型教育特色,坚决摒弃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思路,实现其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彰显类型教育特色,帮助青年学生走好转折点、找准着力点、聚焦成长点,突出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这样的社会定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更直接破坏了培养技能人才的环境和土壤。对此,需要加快落实国务院有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部署,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在此基础上出台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从而为技能人才成长铺就成功之路,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进入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对工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工匠精神发源于工匠,形成于工匠,但上升到精神层面后,就具有了跨越时代、穿越时空的品质。当前弘扬工匠精神,背后的指向、内涵、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工匠和产品范畴。

工匠精神是各类从业者对工作、职业的一种尽职尽责、追求完美、不断超越、永不满足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认识,更是一国公民对待生活、劳动乃至生命的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品位。只有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德育、劳动、实践等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助力广大青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