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lobakashop.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贯彻新发展理念 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余璐 丁亦鑫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20-09-04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新时代黄河保护和发展的号角再次吹响。

会议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时光追溯到2019年9月18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时隔不到一年,再次重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方略,释放了什么信号?黄河流域将如何依托这一国家战略取得高质量发展?人民网采访了多位生态环境、经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标志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再获重大进展。

弘扬黄河文化 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的关于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万金红表示,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水利史,千百年治黄遗留的古代水利工程,成为见证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的绝佳载体。目前,黄河沿线分布了黄河小浪底、三门峡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水利科技知识,承载了内涵深厚的治黄文化,大多也已经建设成为水利风景区。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万金红建议,应立足于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中发掘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出具有流域特色、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加以保护、传承、利用,才能塑造好黄河文化灵魂,讲好“黄河故事”。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表示,黄河是我们精神文明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载体。它代表着从公元前4000年就孕育了农耕民族的一种精神根性,质朴坚韧中蕴含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它是一种活着的血脉象征。同时,黄河也是我们民族的审美源头,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到脍炙人口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这方水土孕育了独特的北方诗意审美。此外,黄河流域也是我们哲学思想的发韧地,透过易经中的“三易”原则审视当今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极富现实意义。

“黄河文明不是文化遗产,而是生机蓬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载体,是总书记所说的最根本的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黄河是一种精神象征,黄河是一种审美态度,黄河是一种哲学思维,这些都是活在当下的文化基因。在城乡一体化的新时代进程中,黄河依旧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滋养。”于丹如是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立新谈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战略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要挖掘其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擦亮黄河符号,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就要以文化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同时要推动黄河文化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成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形成历史文化展示带、生态环境涵养带、旅游观光休憩带,建设人们感受黄河、亲近黄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李立新补充道。

做好“水”文章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遵循和努力方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明星表示,黄河流域水资源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必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以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二要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协同做好产业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的效率。三要加快创新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以‘四水同治’为抓手,打破水利、环保和地方的条块分割管理格局,构建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大利用的多方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全流域生态环境的共治共享和高质量发展。”陈明星说。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指出,此次会议作出的相关部署立足于黄河流域的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实现了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辩证统一。

“黄河流域水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突出节水为重、量水而行的原则。”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谈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在水资源配置中以公平为出发点兼顾用水效率,深化用水制度改革,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作为企业,如何做好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博士表示,集团自主研发的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回收污水,提供额外的可持续的水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城镇用水需求,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未来,集团将进一步深化水环境央地合作模式,结合陕西、山东等黄河流域省市水环境治理相关规划,与地方市场携手、共同推动黄河流域水环境高质量发展。

资源环境条件决定发展路径,生态保护策略也需要发展策略和治理策略的支撑。吕红亮建议,基于资源禀赋和生态条件,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可能会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城市群集聚,减少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人为扰动,也有利集中发展高质量的环境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效率和效益。

激发经济新动能 让新理念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表示,黄河流域城市群人口占全国城市群的24.5%,城镇人口占21.2%,经济总量占21.5%,7个城市群经济总量之和相当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如何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分级分类高质量发展?方创琳谈到,一是以生态保护为先导,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颜值”;二是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以都市圈为鼎撑起城市群发展的新格局;三是以创新为动力源,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能级;四是以文化传承为灵魂,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品质;五是以彰显优势为特色,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错位分工中互补发展。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教授柳松则表示,相比较长江流域而言,黄河流域人口的密度远低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黄河流域具有更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党中央再次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策,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过去政策一一贯之而来的。如今中国经济面临全面复苏的压力,规划纲要的即将出台实际是动员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预备队”。

“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潜能进一步激发出来,也符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发展需要。以战略纵深的优势开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全力以赴恢复我国疫后经济发展。”柳松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西三谈到,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生态系统、生产要素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黄河流域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日报指出,“千秋大计”、“重大国家战略”这些赋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可谓目光深远、字字千钧。从2019年9月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此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不到一年时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正迅速从理念变为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正步稳蹄疾、持续推进。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成为一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